分) 甘草(炙) 大黄(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食后温服。
黑风十九∶
此眼与绿风候相似,但时时黑花起。乃肾受风邪,热攻于眼,宜凉肾。
青风二十∶
此眼不痛不痒,瞳仁俨然如不患者,但微有头旋,及见生花,或劳则转加昏蒙。
前二件证,宜服还睛散。
肝虚雀目二十一∶
雀目者,肝脏虚劳,时时花起,或时头疼,年深则双目盲。小儿患者,因
高风雀目二十二∶
雀目二证,病状虽同,中有异处。盖高风才至黄昏便不见,经年瞳子如金 者即此也。
前件二证,均不可治。
肝虚目暗二十三∶
此病远视不明,眼前花子频起, 目皆赤,痛有时,看一成二,此乃肝虚 稍稍加凉剂与之。(方见前。)
【目录】卷第十六\眼科【篇名】七十二症方属性:
肝脏积热二十四∶
眼先患赤痛肿疼,怕日泪涩难开,忽生翳膜肿,或初患一目不见,以致两 作劳用力,肝膈热劳,宜服∶
大决明散
石决明(一两,炒) 草决明(炒) 羌活 山栀子(各半两) 木贼(五钱) 大黄 (煨) 荆 芥(
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去心煎汤调,食后服。
伤寒热病后目昏二十五∶
伤寒病安后,眼目疼痛红肿,或食毒物过多,壅热上冲,热泪交流 膜,宜服前决明散,后春雪膏点之。
混睛二十六∶
此候白睛先赤而后痒痛,迎风有泪,闭涩难开,或时无事,不久又发,年深则 色,满目如凝脂,赤络横赤如丝。此毒风积热,宜服∶
地黄散
生地黄(一两) 芍药(半两) 土当归(半钱) 甘草(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食后温服。
肉攀睛二十七∶
此证或先赤烂多年,肝经为风热所冲而成,或用力作劳,有伤肝气而得。或痒或痛,自 两头 出,心气不宁,忧虑不
二黄散
黄芩 大黄 防风 薄荷(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蜜少许煎,食后临睡温服。
定心丸
石菖薄 甘菊 枸杞子(各半两) 辰砂(二钱) 远志(一分,去心) 麦门冬(一 两,去 心)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三十丸,食后,熟水下。
两睑粘睛二十八∶
此乃烂眩风是也。双目赤烂粘滞,经年不安,或痒或痛,宜服消风散,桑 (方见风科热证类,仍用驱风散洗。)
膜入水轮二十九∶
此因黑珠上生疮稍安,其痕疤不没,侵入水轮,虽光未绝,终亦难治。
钉翳根深三十∶
此因心肝滞留偏热,致使眼疼痛生翳膜,经久其色如银钉钉入黑睛,此证不
黑翳如珠三十一∶
此起在黑水上,如小黑豆,疼痛而泪出,不可用点药,此乃肾虚受风热而 羚羊角散,后服补肾丸。(方见前。)
花翳白陷三十二∶
此白翳旋绕瞳仁点点如花白鳞砌者。乃因肝肺伏藏积热,又吃热物,遂而 点,后服前羚羊角散。
水瑕深翳三十三∶
此乃黑水内横深瑕盘,青色沉沉深入,痛楚无时,盖五脏俱受风热。宜服
清凉散
蔓荆子 荆芥 苦竹叶 甘草(各半两) 山栀子(一分,去皮)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薄荷七叶煎,温服。
玉翳浮满三十四∶
此证黑珠上乳玉色,不疼不痛,翳根不红,不宜针割,但服前还睛散,磨 (方见后。)
因他病后生翳三十五∶
眼内他病得时渐渐不见,初则微生翳膜,后则遍睛俱白,有此者无可
顺逆生翳三十六∶
翳自上而生下者为逆,自下生上者为顺,逆则难治,顺则易安。宜用点药
磨翳膏
空青(二钱) 片脑(三钱) 蕤仁(一两,口含,去皮壳)
上于乳钵内研合,盛旋点之。
鸡冠蚬肉三十七∶
翳生在睑内,如鸡冠蚬肉,或青或黑,须翻出看之,阻碍痛楚,怕日羞明 热,后有所传,宜服决明散。(方见前)
睑生风粟三十八∶
两睑上下初生如粟米大,渐渐大如米粒,或赤或白,不甚疼痛,坚硬者,
成。宜服∶
消毒饮
大黄(半两,煨) 牛蒡子(一分,炒) 甘草(一分) 荆芥(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食后温服。
胞肉胶凝三十九∶
眼胞皮肉有似胶凝,肿高如桃李者,时时出热泪,乃风毒所注。宜消风散 (方见风科热证类及见后。)
漏睛脓出四十∶
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此因心 风热停留在睑中。宜服∶
白薇丸
白薇(半两) 防风 白蔟藜(去角,炒) 石榴皮 羌活(各三钱)
上为末,米粉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
蟹睛疼痛四十一∶
此证如大豆出黑珠上,疼痛不可忍,又名损翳。亦不可用点药,宜服前决
突起睛高四十二∶
风毒流注五脏,不能消散,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