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世医得效方-第24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食中满,四肢不 此方极验。
橘皮(生用) 甘草(炙) 浓朴(去粗皮,一两,姜汁炒) 羌活 防风 肉豆蔻 白 茯苓 (各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果附汤
治脾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

草果仁 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半两,水二盏,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黑锡丹
治冷痰作疟。(方见痼冷类。)


冷附汤
治疟疾,无过是痰实痞塞不通,脾胃弱虚,热在上,停于胸膈,不得入于脏腑,所 更冷服,乃使药下达,壮脾胃,去痰实,除虚热,降心气。屡用屡效。

附子(重九文,一个,炮,去皮脐)
上切作片,分二服。水二大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隔夜煎下,用薄绵覆盏面,露一 宿,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疟属性:
丁香煮散
患疟经年不安,黄瘦,饮食减少,虽有时歇三两日,或劳力,或吃少毒物相犯,

至,多服效。(见呕吐类。)

大己寒丸
治疟久不愈,每发则极寒极热,疟退汗如雨,生姜、枳实煎汤服,一服不作。(

泻类。)

橘皮煎丸
治久疟。扶虚理脾肾。(方见虚损类。)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疟属性:疟疾阴阳交争,寒热互作,用药须半生半熟,半冷半热,乃收十全之功。

草果平胃散
治脾虚作疟,不问寒热先后,饮食不进,宜服。

上以生料平胃散四两,加入草 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

人参养胃汤
治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头痛恶心,胸满 ,身体疼痛。栗栗振寒,面色 进饮食,脉来弦数。每服生姜七片,枣二枚。多寒加炮附子。(方见伤寒阴证类。)

小柴胡汤与养胃汤合和,名加减清脾汤寒多热少,多用养胃汤,热多寒少,多用柴胡汤,

藿香正气散
治疟,遍身肿满,加草果、缩砂一两。(方见伤寒阴证类。)

小柴胡汤与五苓散合和,名柴苓汤 治伤风、伤暑、疟大效。每服姜三片,麦门冬二十 粒去
柴胡桂姜汤
治疟,或有寒者,但寒不热者。亦治久不愈者。

北柴胡(四钱) 桂心(一钱半) 黄芩(一钱半) 栝蒌根(二钱) 牡蛎(杵碎,
炒) 甘草 干 上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

加味二陈汤
每服四钱,姜五大片,加旋复花四钱煎。日四服,不拘时候。久疟有效。虚弱 兼服。(方见前。)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疟属性:
胜金丸
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盖因外邪客于脏腑,生冷之物内伤脾胃。或先寒后热,先 寒,或寒多热少,或寒少热多,或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连日不发,或间日而发,

后三五日再发。寒则肢体颤掉,热则举身如火,头痛恶心,烦渴引饮,气喘急,口苦 背膂酸疼,肠鸣腹痛。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并皆治之。
槟榔(四两) 常山(酒浸煎焙,一斤)
上为末,水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于发前一日晚临卧,用冷酒吞下便睡,不 得吃 至晚 又方 川恒山二两为末,鸡卵二个,取清为丸。(治证服饵,一如上法。)

露星饮
常山一味细锉,每服五钱,半酒半水煎,去滓,于当空以薄绵封盖碗,露至天微明 取荡温服。些小呕泄无妨。


辰砂丸
治疟之为苦,异于诸疾。世人治之,不过用常山、砒霜之类,发吐取涎而已,虽安 损和气多矣。有人病疟半年,前人方术,用之略尽。皆不能效,遂服此药愈。

辰砂(有墙壁光明者) 阿魏(真者。各一两)
上研匀,和稀米糊丸如皂角子大。空心,浓煎人参汤下一丸。疟之为病,虽在忌医之列,
但 盏
又方
生姜四两,连皮捣烂,止用自然汁。约明日当发,隔夜安排,将纱片遮盖,露一宿,

更初搅动,澄者一上吞吃。或有痰吐,任之即安。或微利亦安。

灸法∶
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宛宛中,灸三七壮至四十九壮止。或灸第三骨节亦可。大陵穴 在掌后两骨间,灸三壮,立效。

二穴,在肩膊内廉第六椎两旁三寸,其穴抱肘取之,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止。凡灸疟,
必 针法∶于十指近甲梢针出血,及看两舌下,有紫肿红筋,亦须针去血,效。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疟属性:
顺元散
治暴患痰厥气虚,身微冷,面淡白,昏闷不知人事。(方见风科虚证类。)


星香饮
治暴患痰厥,气盛,身热面赤。(方见风科热证类。)


单方
治暴患痰厥,不省人事。

上用生清油一盏,灌入喉中,须臾逐出风痰,立愈。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疟属性:
白薇汤
治平居无苦疾,忽如死人,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