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世医得效方-第5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余药 虽热
大理中丸
治大便虚滑不禁。每一丸,用平胃散一贴煎化服,便止。加盐梅同煎尤妙。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指头大。

六君子汤
治脏腑虚怯,心腹胀满,呕哕不食,肠鸣泄泻。

人参 甘草 白茯苓 白术 肉豆蔻(湿纸裹煨熟,锉碎,以浓纸盛,压去油) 诃子 (煨,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服。或为末,热盐汤调服亦可。

养正丹
治久冷泄泻,及休息痢疾。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吞下。多服收功。(方见痼冷类 【目录】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篇名】泄泻属性:
参连丸
治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痢肠鸣,日夜无度。

艾叶(用糯米糊拌匀,焙,取细末称二两半) 干姜(炮,取末二两,用艾末、米醋升 半,
慢 诃子(煨,去核,一两) 木香(一两半,别用黄连一两半为粗末,将木香薄切。水一升慢 火 研)
(一两三分) 龙 上为末,将前项艾膏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饮下。

戊己丸
治脾胃不足,湿热,泄泻不止,米谷不化,肠鸣腹痛。

黄连 白芍药 吴茱萸(泡七次,焙干)
上等分,为末,用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食前,浓米饮下。
【目录】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篇名】泄泻属性:
安肾丸
治肾泄,腹痛无定处,似痢非痢。骨痛,面黧,腰脚时冷,用七气汤送下。(安肾 见虚损类。七气汤见心痛类。)


震灵丹
治同前。每服三十丸,炒破故纸、枣子煎汤,调钟乳粉少许,空心送下。小儿肾泄 褐汁,面黯齿脱,偎人怯寒,震灵丹末。入些钟乳粉,以枣煎炒破故纸,取热汁调下,

(方见痼冷类。)

金锁正元丹
治肾虚泄泻,小便频数,盗汗遗精,一切虚冷之证,并皆治之。(方见痼冷类 【目录】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篇名】泄泻属性:
炙肝散
治久患不愈。

白术 白芷 白芍药 桔梗 上等分,为末,炙盐肝蘸服。

和气散
即除麻黄五积散。治久虚脾泄大效。(方见伤寒阴证类。)


朴附丸
治脾元虚弱,久患脾泄,冷泻不止,及反胃恶心,脏腑滑泄。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一两) 绵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神曲(炒,五钱) 干 姜(炮,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或盐汤下。
【目录】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篇名】泄泻属性:
木香散
治脾胃俱虚泄泻。

肉豆蔻(面裹纸煨) 破故纸(炒) 白术 白茯苓(各半两) 木香 甘草(炙。各 五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食前温服。

二神丸
治脾胃虚弱,泄泻不止,全不进食。 肉豆蔻(二两) 破故纸(四两,炒熟)

上为末,用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 膏,
【目录】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篇名】泄泻属性:
香苏散
治食伤脾胃,噫生熟气,及所泄秽气殊甚,或腹紧块痛,水煎。吞卢氏感应丸,每 七粒,立效。久患豆积,泄泻不止。经验。(方见伤寒和解及诸积类。)


缩砂香附汤
治伤食成积下泻,与平胃散合和,每服二钱。紫苏叶、食盐煎汤调,常服有效 诸气及脾胃类。)

【目录】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篇名】泄泻属性:
虚者,香茸丸
治饮酒多,遂成酒泄,骨立不能食,但再饮一二盏泄作,几年矣。

嫩鹿茸(草火燎去毛,酥炙黄) 肉豆蔻(火煨) 生麝香(另研)
上为末,白陈米饭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下。热者,酒蒸黄连丸。(方 见
平胃散
专治酒泄,饮后独甚。加丁香、缩砂、麦芽、神曲各五钱为末,空腹米饮调二钱,

【目录】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篇名】泄泻属性:
香姜散
生姜(四两,切如豆大) 黄连(二两,锉)

上一处,淹一宿,慢火炒姜紫色,去姜不用,将黄连末每服二钱。用腊茶清调,一剂而 愈。

五味子散
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名肾虚泄。感阴气而然。

五味子(拣去梗,二两) 吴茱萸(半两)
上同炒香熟,研为末。每服二钱,用陈米调下,食前空心服。或加破故纸炒香、肉豆蔻 煨裂 【目录】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篇名】泄泻属性:
大断下丸
治下痢滑数,肌肉消瘦,饮食不入,脉细皮寒,气少不能言,有时发虚热。由脾 耗则气夺,由谷气不入胃,胃无主以养,故形气消索,五脏之液不收,谓之五虚。此 略能食者生。

附子(炮) 肉豆蔻 牡蛎( 称。各一两) 细辛 干姜(炮) 良姜 白龙骨 赤 石脂 酸石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粟米汤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