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自然流通。
参 汤
治心虚客热乘之,小便涩数,数而涩。
赤茯苓(七钱半) 生干地黄 绵黄 (去芦) 桑螵蛸(微炙) 地骨皮(去骨,各 半两) 人参 上锉散。每服新水一盏煎,临熟,入灯心二十一茎,温服。
【目录】卷第六\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秘涩属性:
滑石散
治胞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俱令水气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 出不得出,小腹急痛,不得小便,小腹胀,不治害人。
寒水石(二两) 白滑石(一两) 葵子(一合) 乱发灰 车前子 木通(去皮节。
各一两)
上锉散。水一斗,煮取五升,时时服一升,即利。
八味丸
治虚人下元冷,胞转不得小便,膨急切痛,经四五日,困笃欲死。每服五十丸,盐 (方见虚损类。)
葱白汤
治小便卒暴不通,小腹膨急,气上冲心,闷绝欲死。此由暴气乘膀胱,或从惊忧,
所伸,郁闭而不流,气冲胞系不正。
陈皮(三两) 葵子(一两) 葱白(二茎)
上锉散。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洗方
治胞转小便不能通,先用∶ 良姜 葱头 紫苏茎叶(各一握)
上煎汤,密室内熏洗小腹、外肾、肛门,留汤再添,蘸绵洗,以手抚于脐下,拭干。绵 被中 蜀葵子(二钱半) 赤茯苓 赤芍药 白芍药(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煎取清汁,再暖,乘热调苏合香丸三丸,并研细青盐半钱,食前,
温服
又法∶
炒盐半斤,囊盛熨小腹。
葱熨法∶
治小便难,小腹胀,不急治杀人。用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熟,以帕子裹,分作两处 替熨脐下即通。
【目录】卷第六\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秘涩属性:
脾约麻仁丸
治风秘脾约证,小便数,大便秘。
大黄 赤芍药 枳壳(炒。各一两) 浓朴(半两,姜汁炒) 麻仁(一两,别研) 杏 仁(去皮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五丸,温水吞服。枳壳散温水调送下,尤妙。(方 见妇
皂角丸
专治有风入脏腑秘涩,大效。
猪牙皂角 浓枳壳(去穣) 羌活 桑白皮 槟榔 杏仁(制同下,另研) 麻仁(别 研) 防风 上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五丸,温水吞下,蜜汤亦可。
又方皂角丸
治大肠有风,大便秘结,尊年之人宜服。
皂角(炙,去子) 枳壳(去穣,麸炒)
上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疏风散
治风毒秘结。
枳壳(制,半两) 防风 羌活 独活 槟榔 白芷 威灵仙 蒺藜(沙赤,去刺) 麻 仁(炒 上锉散。每服二钱半,生姜五片,蜜一匙,水一盏半煎服。
枳壳丸
治肠胃气壅风盛,大便秘实。
皂角(去皮、弦、子,炙) 枳壳(炒) 大黄 羌活 木香 橘红 桑白皮 香白芷 (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又方
只用枳实、皂角等分为末,饭饮为丸,亦妙。治法、汤引同上。
顺气丸
治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上热下冷,腰脚疼痛,四肢无力,恶疮下疰,疏风顺 专治大肠秘涩,真良方也。
大黄(五两,半生用,半湿纸裹煨) 山药(刮去皮,二两) 山茱萸肉 麻子仁(微 炒,退壳 一宿。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用茶、酒、米饮任下,百无所忌。平旦、
临
搜风散
治大便秘结。
青皮(去白) 威灵仙(去头,洗。各二两) 大黄(一两,生) 大戟(一两) 牛 蒡子(四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人壮实每服三钱。蜜、酒调服毕,漱口。
二仁丸
专治虚人、老人风秘,不可服大黄药者。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 麻仁(各另研) 枳壳(去穣,麸炒赤) 诃子(慢火炒,
捶去核)
上等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
【目录】卷第六\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秘涩属性:
三和散
(方见诸气类)
四磨汤
治气滞腹急,大便秘涩。
大槟榔 沉香 木香 乌药 上四味,于擂盆内各磨半盏,和匀温服,有热者,加大黄、枳壳,名六磨汤。
苏子降气汤
治气不下降,大便不通。加枳壳、杏仁。(方见诸气类)
橘杏丸
治气秘。老人、虚弱人皆可服。
橘红(取末) 杏仁(汤浸去皮尖,另研)
上各等分,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苏麻粥
(此药顺气,滑大便)
紫苏子 麻子仁 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小通气散
治虚人忧怒伤肺,肺与大肠为传送,致令秘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