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黄橘皮 桂 地骨皮(各四两) 鬼箭(羽折着如金色者) 蜀漆(各二两) 白

(五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煮乌梅饮下之初服十五丸再稍加至三十丸服经三五日后若觉
热上
\x甘草乌梅丸\x
治一切疟
甘草 乌梅肉(熬) 人参 桂 肉苁蓉 牡丹(各二两) 恒山 升麻 桃仁 乌豆

(三两)
上捣筛为细末以炼蜜和丸苏屠臼捣一万杵丸如梧桐子大发日五更酒下三十丸平旦四十丸
欲发
\x克效饼子\x
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战既已内外皆
渴欲饮冷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或先热后寒或先寒后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寒热相
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一日一发或隔日一发或一日后六七日再发并能主之
龙脑 麝香(半两) 朱砂(一两一分) 荷叶(五两) 绿豆末(五两) 甘草(一
两) 信
砒(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二十丸捏褊以金箔为衣每服一饼子以新汲水磨化日发者未发前
服之
\x红英丹\x
治劳疟极效
雄黄 朱砂 硫黄 天雄(生) 丁香 虎头骨 黄丹 赤小豆 麝香(各一分)
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取甲子日合用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男左女右以绯绢袋裹系一丸于
中指
\x恒山鳖甲散\x
治痰鬼瘴疟
恒山 鳖甲(各八分) 乌梅(二十个) 甘草(八分) 犀角(六分) 桃仁(三七
个) 知母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竹叶二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服之
\x朱砂丸\x
治疟
朱砂(一分) 粉霜 腻粉 砂 白丁香 巴豆霜(各半分) 干漆末(二分) 青
橘皮末
(五
上同研匀细枣肉和丸如梧子大小儿麻子大更用朱砂末衮过每先服了金箔丸更后用面汤下
一两
\x大黄丸\x
治心疟发歇不定
川大黄(半两) 恒山 砒霜 鳖甲 麝香 朱砂(各一分) 香豉(四十九个)
上为细末研匀以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食前用桃仁冷醋汤下忌热物
\x神应汤\x
治疟
草豆蔻(二个) 枣 乌梅 半夏(各十个) 橘皮(半个) 青橘皮(一个) 生姜
(半两)
上以此一料用泉水三升于银器内煎至一升半并将药锉为粗末同煎不以时去滓任意如发热
可冷
\x姜桂汤\x
论曰寒热之病盖阴阳相乘阴气上入阳中则发寒阳气下陷阴中则发热若寒热战栗头痛
身拘急数欠渴欲冷冻饮料或先寒而后热先热而后寒或有发时或间而作至其时而发发已即如常
之疟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此皆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阳气大
自出因遇大暑而后与邪气相合而发多寒者温之多热者发之寒热等者以经调之寒多
热多宜恒山汤栝蒌汤寒热等者宜鳖甲汤(等方并在后)
柴胡(八两) 桂 黄芩(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牡蛎 干姜 甘草(各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x雄黄丹\x
治丐儿疟
白驴蹄(二分) 大黄(四分) 绿豆(三分) 砒霜(二分) 雄黄(一分) 朱砂
(半分)
上为细末以蜜和丸如梧子大发日平旦冷水服二丸七日内忌油腻若其发时胸中痞呕吐此乃
痰疟胁腹痛胸中 然欲呕不得出此积疟并宜玉壶丸(方见头痛门)
\x藿香散\x
凡疟吐下之后当温调之宜服
浓朴 藿香叶 生姜 陈橘皮 半夏 甘草(各一两)
上六味同杵令烂焙干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x荆芥散\x
若其人 如热渐渐如寒无有时度肢节如解手足疼痛头目昏晕此由荣卫素弱外
为风
荆芥穗(一两) 柴胡(二两) 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芍药 桂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非时
\x栝蒌汤\x
治热疟
柴胡(八两) 黄芩 人参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以时
\x绵衮丸\x
治疟
硫黄 官桂 巴豆 白矾 淀花
上件等分为末五月五日用粽子和再入臼捣千下丸如梧子大阴干不拘老幼有孕妇人不拘月
日疟
\x小柴胡汤\x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脑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
利大
有时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各三两) 半夏(二两半) 甘草(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煎至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