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目 苦葶苈(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杵五七百下丸梧桐子大空心服二十丸或临卧其病当从大小便俱利可吃法
煮赤
\x白术汤\x
白术 甘草(各四分) 桑白皮(三分) 茯苓(二分)
上如茶点切不可饮冷
\x腻粉滑石丸\x
治水气
腻粉 滑石 海蛤 大麦 (各二分) 粉霜 砂(各一钱) 斑蝥(四十九个以
上末之
以石
上研匀与前药再用石脑油和丸梧桐子大瞿麦汤下一丸
\x汉防己散\x
治虚劳四肢浮肿喘息促急小便不利坐卧不安
汉防己 猪苓(各三分) 白术 陈橘皮(各一两) 木香 白术(各半两) 桑根白
皮赤
茯苓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京三棱丸\x
治丈夫妇人头面手足肿
青皮黄皮各一两汤浸一宿次日淘赤小豆一合衮煮二橘皮候豆六七分熟去青皮研黄皮赤小
豆如
赤茯苓(一两半) 猪苓 吴白术 蓬莪术(各半两) 半夏(三分) 京三棱(八钱)
防己

上为细末炼蜜和同小豆泥入臼杵成膏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不以时
\x五皮散\x
治头目四肢悉肿
大腹皮 桑白皮 茯苓皮 生姜皮 陈橘皮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取七分热服日二三



<目录>卷第十六

<篇名>气

属性:(膈噎附)
\x正气三和散\x
治血气不和上盛下虚阴阳不升降心胸痞闷两肋膨胀情思不乐饮食无味口苦舌粗
脚手酸疼服暖药则上攻心胸壅滞气涩服凉药则脏寒虚冷此药调顺三焦温养四体和顺
干紫苏叶(一两) 干木瓜(一分) 木香 丁香(各半两) 羌活(三两) 白豆蔻 草

川芎
两)

(半两

上件二十五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肥枣一个同煎至八分不以时温服如气急妨
闷入
\x嘉禾散\x
若咽中如核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久不治之渐妨于食或由思虑不常气结不散阴阳阻隔或
食之间气道卒阻因而留结因气者谓之气噎其脉缓涩因食者谓之食噎其脉短涩并宜此药并
丸食噎宜神曲丸(方在后)
枇杷叶(一两) 沉香 石斛(各三分) 薏苡仁(一两) 杜仲(去皮杵碎姜汁浸一
宿炒令
焦三
分) 青
橘皮(
两) 神

(一分
两) 橘

(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干柿半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x橘皮煎丸\x
治年多冷气癖瘕积聚四肢无力上气咳嗽腰脚疼痛小便频数下利五漏九疟妇人血风
劣赤白带下少子发瘁(校定此方用酒三升入陈皮末熬成膏子更入好面同丸梧桐子大服
陈皮(十五两) 巴戟 石斛 牛膝 杜仲 吴茱萸 阳起石 苁蓉 茄茸 浓朴 附


上为细末橘皮熬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
\x丹砂沉香煎丸\x
治久积虚冷伏滞及呼吸冷气膨胀心腹暴痛两胁刺疼并妇人血气疼痛皆主之
沉香(一两为末以蜜半斤煎五七沸) 阿魏(一分以酒半升研细银器内熬尽) 没药(一

为末
尽以

椒(各
一两
上为细末入硫黄丹砂再研令匀以前膏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丸橘皮汤下心痛嚼破温酒下不
以时
\x舶上茴香丸\x
治膀胱小肠因风寒湿所伤邪气舍于小腹上下牵引发歇疼痛
舶上茴香 土茴香 川楝子 葫芦巴 巴戟(各一两) 生姜(二两) 桂(半两) 车
前子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下盐汤亦得
\x降气汤\x
治胸膈痞闷肢体倦怠
紫苏子 前胡 浓朴 甘草 橘皮(黄者) 当归 半夏 桂(各一两) 附子 干姜 桔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紫苏叶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x大丁沉煎\x
局方丁沉丸是也治心腹疼痛饮食不化
丁香 木香 沉香 槟榔 青皮 白豆蔻 甘草(各五两) 白术(四两) 干姜 桂
(各
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细嚼米饮下不以时
\x分气丸\x
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弱中脘痞塞寒气不升降四肢倦怠无力多困食饮不消妇人荣卫俱虚
不调两肋刺痛脐腹胀满肢节疼痛时发寒热面色萎黄日渐瘦弱全不思食
附子 吴茱萸 当归 芎 陈皮 蓬莪术 干姜 延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