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矣。愚以为内经诸痿。则真痿症
也。仲景从而推明之。又有谓为冷痿者。东垣有谓湿热痿者。又有从火衰而致者。土虚而得
者。饮冷而得者。此非真痿。乃如痿也。如痿真痿不可不详辨也。



<目录>卷之一\医论

<篇名>胃气当察

属性:愚按内经千言万语。谆谆教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曰生。无胃气曰死。胃气
少曰病。又曰∶脾胃为气血之本。东垣云∶胃中元气胜。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
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虚而邪
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中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削。即食 也。叔和云∶多
食亦饥者虚。立斋先生曰∶人以脾胃为本。纳五谷。化精液。其清者入营。浊者入胃。阴阳
得此。谓之 。故阳则发于四肢。阴则行于五脏。土旺于四时。善载乎万物。人得土以养
百骸。身失土以枯四肢。又云∶愚按大病后谷消水去。精散卫亡。多致便利枯竭。宜当补

益气为要。盖脾为中州浇灌。四傍与胃行其津液者也。况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亦皆禀气于
胃。胃气一充津液自行矣。愚窃以为胃气者元气之用也。元气者胃气之主也。然必藉谷气以
资养元气。元气既盛。胃气自充。故气义有二。曰先天气。曰后天气。先天者真一之气。气

于虚。因虚化形此气从虚无中来。后天者血气之气气化于谷因形化气此气从调摄中来。然
而运化调摄政所以葆全其虚无之本。胃气其可不重乎。



<目录>卷之一\医论

<篇名>辨利痢脉病之殊

属性:愚按仲景伤寒论∶有三阴自利证。有协热下利症。自利为阴寒宜温以辛热下利为传经。
三阴
热糜之。证宜从清解。自利脉微小缓弱。相合之脉也。下利则脉沉而有力或洪实和缓。乃邪

入里之症也。至所谓痢者。内经谓之肠 。金匮谓之滞下迥与伤寒病机不同也。此从湿热所
致。为肠胃实积之病。多见于溽暑熏蒸之候。故治法从苦寒涤荡。攻积破瘀。既属阳病。

脉宜从阳诊。余每疗此病。多有洪大滑数。或沉实者。治却易愈。而脉见沉小迟
弱。及浮大无力者。殊为乖候。大费心力。极意温补。始得渐瘥。奈何高阳生之脉诀。乃谓
下痢微小却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此非积热实病乎。既为积热实病。乃阳病也。阳病而得
微小阴脉而投以苦寒果。可得全生乎。不通害理。莫此为甚。虽然痢固为积热实病矣。而

气未伤。六脉有神。饮食如常。无别蒹证。七日经尽。厥疾自瘳。设若元气胃气两虚病气独
炽。尤须察气施治。必先扶元为主。或少佐以清热之品。可期后效。甚有虚痢而脉病俱亏。
此经所谓五虚者。是势属危困。令人束手敢。曰积热。为患尚须清涤乎。故立斋有云∶夫
人以胃气为主。未有脾胃实而能患疟痢者。若专主发表攻里。降火导痰。是治其末而忘其本
也。以上盖救正高阳生解脉之。误也。大都伤寒杂病。须觇元气虚实。至若错认病机。愈支
离枉谬耳。



<目录>卷之一\医论

<篇名>治病求本

属性:愚按玉机微义曰∶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于四时五脏之根也。故洁古张先生云∶五脏
子母
鬼邪微正。若不达其旨意。不易得而入焉。徐用诚先生云∶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
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五脏受病必传
其所胜。水能胜火则肾之。受邪必传于心。故先治其肾。逐其邪也。故有退肾邪。益肝气两
方。或诊其脉。肝肾两脏俱和。而心自主疾。然后察其心家虚实治之。张景岳先生曰。本者
原也。始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无非求本之
道。今姑举其略曰。死以生为本。欲救其死。勿伤其生。邪以正为本。欲攻其邪。必顾其正
。阴以阳为本。阳存则生。阳尽则死。静以动为本。有动则活。无动则止。血以气为本。气

则行。气去则凝。证以脉为本。脉吉则吉。脉凶则凶。先者后之本。从此来者须从此去。急
者缓之本。孰急可忧。孰缓无虑。内者外之本。内实者何伤。中败者堪畏。下者上之本。滋
苗者先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虚者实之本。有余者拔之何难。不足者攻之何忍。真者假
之本。浅陋者只循像迹。精妙者洞别玄微。至若医家之本在学力。学力不到。安能格物致知
。而
尤忌者不畏难而自足。病家之本在知医。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而尤忌者好杂用而自专。
凡此者虽未足以尽求本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