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巳丑巳未岁 上太阴(司天) 中土运(少)下太阳(在泉)其化上苦热。中甘和。下甘热。
药食宜也。主灾五宫。
乙丑乙未岁 上太阴(司天) 中金运(少)下太阳(在泉)其化上苦热。中酸和。下甘热。
药食宜也。主灾七宫。
辛丑辛未岁 上太阴(司天) 中水运(少)下太阳(在泉)其化上苦热。中苦和。下苦热。
药食宜也。主灾一宫。
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后天。
(火) (金)
壬子壬午岁 上少阴(司天) 中木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酸凉。下酸温。
药食宜也。主病支满。
戊子戊午岁 上少阴(司天) 中火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甘寒。下酸温。
药食宜也。主病血溢上热。
甲子甲午岁 上少阴(司天) 中土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
药食宜也。病中满身重。
庚子庚午岁 上少阴(司天) 中金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咸温。
药食宜也。主病下清。
丙子丙午岁 上少阴(司天) 中水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咸热。下酸温。
药食宜也。主病寒下。
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先天。
(水) (火)
丁巳丁亥岁 上厥阴(司天) 中木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辛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三宫。
癸巳癸亥岁 上厥阴(司天) 中火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咸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九宫。
巳巳巳亥岁 上厥阴(司天) 中土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五宫。
乙己乙亥岁 上厥阴(司天) 中金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酸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七宫。
辛巳辛亥岁 上厥阴(司天) 中水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苦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一宫。
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后天。
愚按人秉天地之气以生天人一理也。五运六气阴阳之变胜复之。作而人身应之。经曰随
其气所在期于左右。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寸尺反者死。
阴阳交者死。又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气。而主病之。阴阳虚实逆从生死。母外此以为气诊矣。



<目录>卷之二\四诊正法

<篇名>奇经八脉

属性:李濒湖曰∶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行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
之三阴三阳是也。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共二
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
。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乎沟渠。
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滂霈妄行。
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者也。八脉载在群书。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
此。难安炉鼎云。奇经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繇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繇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
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
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捷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
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
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
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
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
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龙虎
升降玄牝幽微之妙窍得矣。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
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恍惚狐疑不省
必当犹豫而两心也。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绵绵。此为阴跷阳
跷之脉也。此人曾有病鬼魅风死。若恍惚亡人为祸也。尺寸脉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
腰背强直。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疾。尺寸脉俱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