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素郁患前症余曰此
病治本称难。但
广费珍药。又非舌耕清儒所能辨。当奈何。未几有进以草药者。彼悦捷法。信而服之。饭许
。大号数声而死。呜呼病从何生。药从何治。如此盲妄。矜功顷刻。杀人转盼。谁之咎也。



<目录>卷之三\药性微蕴

<篇名>海藻海带昆布

属性:此数药者。赋性咸寒。功能宣利。本草极赞其消瘿散结。疗诸水肿胀之病。愚以为必惟
形气与病气俱实
者。用之得宜。设若稍虚。未有不反增剧也。大都前症多主肝脾两经亏损之故。惟能明于阴
阳水火之微。洞察化源资取之义。斯可以语治道矣。



<目录>卷之三\药性微蕴

<篇名>枇杷叶石斛草扁薏苡沙参芡实莲须灯心草木通浮小麦麻黄根

属性:此数药者。禀质薄劣。取味淡平。具有虚声。渺无实能。鱼鱼鹿鹿。无济缓急。岂国老
之甘草。黄 之绵 君子
之参苓。所能仿佛万一。然只可与共笑谈。不可与同患难也。今之医者。取其平淡无毒。谓
能持王道者
大要莫外此类。吁所协理诸病何病乎。果可以迂缓 茸之流。与商治策乎。予请逐节而详言之。枇杷
叶固云治嗽矣。岂知人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金水二脏。必保养之。始能相生。病则俱病经云诸逆冲
上皆属于火。原病式曰五志色欲之动。皆属相火。水衰而火无所制。得以冲逆于上。其水莫
能救母之鬼贼鬼贼愈盛而受克愈亏矣论治法以苦寒泻火则土藏不堪以辛温补母而子金无济必惟益水滋

以膏润纯甘之品得水少充则火便少熄火熄金复仍尔相生矣而轻飘之枇杷叶。从治肺之标得乎
。石
斛草固云清肺健脾益肾矣。此物果兼温凉两性乎。夫肺待清必属热。脾资健必本弱今母虚
反为泻子
子实而又补母何相混也大凡气之浓者主阳。味之浓者主阴。以轻虚之质。嚼蜡之味。谓能补
肾得乎。扁
豆不过蔬馔中一物。谓曰无伤脾胃可也。乃云能益脾和胃。抑何迂阔。薏苡亦诸谷中一侧谷
耳。昔伏波载归以舟。亦
必经年久服。或少见效。而取以为方药治病得乎。沙参本草谓能补肺之阴。人参益肺之阳试
思肺之阴
何由而虚乎病自有本。金水相生。肺之阴即肾之阴也滋苗者必固其根。岂平淡升浮之沙参果
可益阴
乎。而易老取以代人参。殊不知体质既殊功能亦异。安能代也。惟葛稚川谓沙参主疗卒得
诸疝。小腹及
阴中相引痛如绞盖疝及小腹引痛乃厥阴为患沙参金藏药也得相制耳。予每用此与升麻以疗疝
症。往往奇中。愈信葛言不诬。若夫芡实莲须果可止遗固精乎。汪石山曰经云肾属水。受五
脏六腑
之精而藏之。又曰主蛰封藏之本。肾之处也。又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
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又曰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
灵枢曰厥气客于阴器。则
梦接内。盖阴器者宗筋之所聚也。而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之筋。皆结聚于阴器。与冲任督三
脉之所会。
然厥阴主筋。故诸筋皆通于厥阴肾为阴主藏精肝为阳主疏泄阴器乃泄精之窍故肾之阴虚则精
不藏
肝之阳强则气不固若阴客于其窍与所强之阳相感则精脱出而成梦阳强者非藏真之阳强乃肝脏
所寄之相火强耳第病多端。亦有不专在肝肾。而在心肺脾胃之虚火反凌水土不制水金不胜
木者然
必传于肾肝而致精之失也有自然相传之理焉治法从肝肾本脏而得者独治本脏从他脏得者则以
他脏为主。肝肾为标。由阴阳离决。水火不济者则因而和之阳虚补气阴虚补血阳强者泻火阴
实者益火本脏多主有余他脏或兼不足有正治反治从多从少之异何世医不辨阴阳水火。或清之涩之温

热之非使真水耗竭则令真阳痿败骨立脂枯。神消气陷。不可复救矣。前药岂能奏效万一哉。灯草木通虽
曰甘淡渗窍。第病邪不一。而传于膀胱成淋者。病自有本。若以前药之属利胞之热未全善也
。夫淋虽由
热生湿。湿生则水液混浊。凝结为患。又有服金丹入房。致败精流于窍中。及饮食失宜。
七情
过度。虚实不调。藏气不和。致肾虚而膀胱受热。又有肺痿而上源失通调之令。有液枯而水
道干涩不润。又有膏石血气沙劳冷七种之别。又有小肠移热而应于心者。又有痰积而渗入胞
者又有小便不通与溺数而短。及溺血溲血淋血或失气化之常。或病脾而九窍不通。仲景亦谓
胃气行
则小便宣通。而淋亦有因脾虚如太阴初作之气病中热胀而成者大抵病固多端。不外虚实寒热
。溯其源而治之。斯中病情矣。如浮小麦麻黄根气味索然。果可以疗汗脱之重症乎。即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