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当兼补。盖邪气盛则实不可不攻精气夺则虚不可不补也故在阳分者浅而易治在阴分者深
则难治在春夏易在秋冬难在上体易在下体难在少壮易在衰老难至妇人在胎前产后尤难其治也
务必由阴而阳由晏及早。由下及上。或寒多热少。或隔日转成一日一发此由脏及腑也汗必由
顶至足为易愈。立斋云凡病大热燥渴以姜汤乘热饮之。此亦截疟之良法也。每见发时饮啖生
冷物者。病或少愈。多致脾虚胃损。往往不治。又云余常以参术各一两。生姜四两。煨熟煎
服即止。或以大剂补中益气汤加煨姜尤效。生姜一味亦效。吁此法极妥何必别寻妄剂至清脾
截疟二饮断不宜轻服盖养正则邪自除。可侥速效而丧生乎。又有如疟之症夫真疟病在风寒暑
湿之感而如疟则为脏腑气血之衰一由营卫之出入以为止作一由水火之争胜以为盛衰一责在表
一责在里一攻在邪一扶在正有阳虚而寒热如疟有阴虚而寒热如疟盖如疟而非真疟也是非之间
便有邪正虚实之分治一少差生死反掌学人尤不可不知。



<目录>卷之三\药性微蕴

<篇名>杏仁桑白皮款冬花马兜铃金沸草紫菀苏子射干百合桔梗

属性:此数药者。与寒滑之天麦二冬栝蒌仁天花粉知母诸品。时师皆执为治嗽通用之剂。竟不
分表
里虚实之殊。往往误人于死。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又曰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则传
以与之。是非独在肺矣。咳即嗽也。然嗽有内外之殊。故自表而入者。六淫邪气。先客于肺
为外感。宜从前药辛温以散之所谓从表而入者必令从表而出最忌苦寒敛涩之剂。致邪气留连
不去。久必变生他症是犹闭户驱盗也至自里而见者。七情劳欲。脏腑虚损。为内伤。有因嗽
而成痨者。有因痨而致嗽者。其原有四一左肾精伤水亏致火铄金而嗽者则宜甘平静剂以润之
一已土中虚不能生金夹痰而嗽者则宜辛甘温剂以养之一心肺胃三经火郁而嗽者则宜苦甘凉剂
以清之一命门火衰元气素虚肺金寡卫而得者则宜甘热温剂以补之所谓从内而得者虽必传于外
而非可以外治也最忌前药辛散苦寒之品。泄阳降阴。招致外邪是犹启户揖盗也又有初属外感

因错治而内外俱伤者。则当补散兼行。以扶中为主。若专于驱散。腠理开泄。转成汗脱。益
觉增剧耳。又有老人痰嗽元气既虚。法难消伐。亦必温养为主。或兼治标。势难全愈。但无
至困殆则得耳。大抵六脉浮缓或兼洪滑。形色如常。饮食不减者可治。若脉弦数细疾。肌肉
渐削。便泄食少。卧难着枕。喘息日增者。计期必死治病本难而治嗽尤难得其窜者十可愈半
。百合乃平润之品。亦无甚功。特伴食中书耳。桔梗性平质轻。载药上升。乃舟楫之用也。



<目录>卷之三\药性微蕴

<篇名>桃仁红花泽兰赤芍茜草五灵脂蒲黄苎麻根红曲苏木益母草续断紫参牡丹皮川木槿紫荆

属性:桃仁苏木诸药。乃破瘀行血之峻剂也。但妇人经水不通有二。一由风寒冷湿。客抟冲任
。致
血气凝滞不通者。则宜用前药宣利之。若血海干枯。无经可行者则当纯补脾肝肾三经以滋生
化之源此治虚之道也若益母续断丹皮等药性主生新消瘀。犹属补泻兼行盖丹皮白色者可凉血
。同熟地当归参术尚能生血。其赤色者仅只清瘀而已无瘀则耗好血不可不知木槿紫荆兼解烦
热疮癣有验。



<目录>卷之三\药性微蕴

<篇名>酸枣仁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蕤仁决明葵子

属性:以上皆滑利之品。凡命门火衰滑泄。及素患梦遗者忌用之。枣仁治少阳胆热不眠。若风
秘及
热客大肠闭结者。则宜火麻郁李桃仁之属。若血涸津枯。致大便干涩者。则宜滋阴之味。但
火麻性最峻利。须酌之。蕤仁决明佐治肝虚风热目赤。亦有效。郁仁兼疗眼痛及水肿病。葵
子利二便。皆治实之物也。



<目录>卷之三\药性微蕴

<篇名>生姜煨姜炮姜姜皮

属性:姜生者同葱白主疗外感。初症发汗通经。所必用也。煨者主温暖脾胃性主守。炮者性却
平。
止呕吐。燥太阴之寒湿。及治产后发热有功。但患阴虚咳嗽。及病久阳虚者禁之。误用必致
脱汗。姜皮性平。能引药达表。



<目录>卷之三\药性微蕴

<篇名>生栀子炒栀子炮栀子

属性:生栀性太寒。古方用为吐药。疗上膈之实热。经炒者性凉祛热解烦。保肺抑心。其炮黑

性平。除郁滞。理肝气。济生逍遥散加之亦止血窍此一物而有三用也性寒凉平随火变化耳。



<目录>卷之三\药性微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