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6-内府秘传经验女科-第4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满者,虚作痛也。
【主意】
恶血不尽痛忧疑,脉来细紧与沉迟,聚宝丹磨随饮引,童便 和酒最相宜。脉弦而紧黑神散,血利玄胡桂与归,心腹绞痛并儿枕,蒲黄宜入五灵脂。

失笑散
五灵脂 蒲黄(各一钱)

用醋水煎服
聚宝丹
没药(炙去油) 真琥珀(另研) 当归(酒洗焙干研末) 木香(各一两) 乳香 (五钱,炙,去油) 辰砂(水飞) 麝香(各一钱。另研)

上为末,或滴为小丸,或用酒糊为锭子,每用一锭,酒下或童便下尤妙。
【目录】卷二【篇名】阴户脱属性:气血虚甚所以脱下,但宜养血和气,自收腰肚,常宜热之。
【主意】
户物形如帕下垂,俗名呼作产门颓。治宜补气兼升法,清气升时物自回。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中亦可。
【目录】卷三【篇名】调经种子属性:妇人之病,多是月候衍期,或前或后,或多或少,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
崩漏不止,腰腿疼肿,赤白带下,并宜调理。
【主方】
川芎(七分,血药中能使气化流行,以养心血,取其辛温能行血之滞也。) 当归(一钱,大能和血补 血,诸血症皆宜全之。) 白芍(八分,治血虚腹痛之剂也。主收敛腹中疼痛,酒浸煨用。) 生地(一钱,能 凉心血,疏血或衄血,吐血,凝滞瘀血,崩中血不止,胎动下血,大肠结燥,大便不润者,皆当用之。) 香附 (八分,气重味轻而辛散,妇人之圣药也。盖妇人心性偏执,每多郁滞,所谓多气少血此也。此药能疏气 散瘀。) 益母草(一钱,取其活血养血也。) 甘草(三分,能和药性。) 牡丹皮(七分,治肠胃积血,
除结气,破瘀血,吐血衄血之圣药,及无汗骨蒸者,其能养真血而去败血,固真气而行滞气耳。) 五灵脂(
一钱,逐瘀血,脚膝痛不可忍者,炒令烟尽为末。) 白茯苓(八分,润其肺,生津补脾,虽曰∶淡渗而其 味尚甘,其阴虚者,无害也。)
每剂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空心温服。

加减法∶
经水不及期先来者,血热也。加酒炒黄连(七分)。过期紫黑有块,亦血热也,更加黄连。过期而 行者,血寒也、加煨干姜、肉桂(各三分)。临期正行作痛,加玄胡(八分)、青皮(五分);经行或断续 不来,积块刺痛,加红花、苏木、桃仁(各五分);经水来过多,加黄芩(炒一钱)、蒲 黄(八分),经水来即病,饮食少思,加白术(八分)、陈皮、砂仁(各五分);肥 人痰多,赤白带下,加南星(八分),苍术(八分);气血虚弱,四肢酸软,

面无颜色,加人参、黄 (各五分)
月信赶前,宜用凉药以清热。退后为虚,宜用温药以补虚。分 而为二,当审而用之,但服养血益血,补养脾胃诸药,而血自行矣。
【主方】
白芍(一钱酒炒,泻脾经之火,伐肝木。) 当归(一钱酒洗,能补妇人诸血不足。)
白术(一钱,陈壁土炒,大能除湿痰,故脾胃能补而清顺,气得之而能健也。
与当归、白芍同,即清脾则湿热能消) 半夏(七分姜汤泡,性躁而能除湿痰、故 脾胃得之而能健也。) 白茯苓(八分。去皮,渗利治痰嗽,去胞中之火。) 人 参(七分。入肺经,助肺气而通经活血,此乃气中之血药也。) 甘草(三分。除 头热、肌热之圣药。) 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保肺经养肝血,补虚止嗽,血症皆用之。) 五 味子(五分。酸苦而微带辛,能引酸苦入肺肾,以收敛肺气而滋肾水。其止嗽益气除烦,补虚生津止渴) 柴 胡(八分。去芦,泻肝胆之火。) 川椒(三分。补暖下焦。)
每帖水二盅 姜三片煎,食前稍热服。

加减法
五心烦热,日晡潮热,加胡黄连(五分);不思饮食,加神曲 麦芽(各二分);头痛,加川芎(七分)。


通经散
治妇人月经不通,或积瘀血,时常作腹痛,攻刺小腹坚硬有块,及室女经不通,此药能通利之。

刘寄奴(二两) 当归尾(一两) 辰砂(三钱,另研) 赤芍(一两) 红花(一两)
穿山甲(一两,炒) 玄胡索(一两) 莪术(一两,醋炒) 官桂(三钱) 乌药(
一两) 牡丹皮(一两,酒洗) 川牛膝(一两,酒洗去芦) 三棱(一两,醋炒)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热酒调下,如不用酒,薄荷汤和醋送下亦可。此方善能通经,用之于血 滞者可矣。若畏而不服,养病自贻患也,然多服亦未见有误。

养荣汤
瘦怯妇人不能孕育者,以子宫血少也,可用此汤以补阴血不 足,能养血滋阴,血足自然易孕。

川芎(一两) 当归身(二两,酒洗) 白芍(二两,酒炒) 淮熟地(四两,洗净蒸)
山药(二两) 泽泻(一两五钱,去毛) 山萸肉(二两,去核) 牡丹皮(二两,
去骨洗净) 白茯苓(二两,去皮) 黄柏(四两,酒炒褐色) 知母(二两,去毛酒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