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汤
黄连 黄芩 山栀 黄柏 水煎。
黄龙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实热去参加砂、桔。
【目录】卷之三\胎前门【篇名】妊疟属性:
【歌】
乍寒乍热名为疟,荣卫阴阳气不和,汗少汗多行补散,若然和解用柴胡。
【论】
疟者,寒热交争,皆因于风寒也。风为阳邪,化气而为热,寒为阴邪,化气而为寒。阴阳交争,寒 热更作,或阴并于阳,则阴实阳虚而恶寒。若阳并于阴,则阳实阴虚而发热。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则先寒后热。先 伤于风后伤于寒,则先热后寒。初疟无汗者,散之。久疟多汗者,补之。
【方】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加茯苓、知母、陈皮、生姜。
【目录】卷之三\胎前门【篇名】泻痢属性:
【歌】
水谷不化属脾虚,臭秽稠粘作热医,清热浓肠兼理气,和中理气更扶脾。
【论】
泄泻者,痛腹肠鸣水谷不化,或喜欢呕逆,协热下利,并宜四苓散、黄芩白芍汤。若里急后重,下 痢赤白,稠粘臭秽,谓 之滞下,宜香连丸。能食者轻,绝不食者死。壶公曰∶有妊娠病痢不止,脉虚而滑,两关脉涩。此胎气不和,相 火上炎,似痢非痢也,用安胎药而愈。
【方】
香连丸
川连(五钱,吴茱萸同炒,拣去吴茱萸不用) 木香(一钱)
神曲糊丸,米饮服一钱。
【目录】卷之三\胎前门【篇名】胎动不安属性:
【歌】
妊娠胎动有多端,内热房劳或着寒,举重食伤皆致病,忧思恚怒总相干,保全散共安胎饮,佛手汤同 胶艾丸,只恐胎伤因下坠,离经脉见保婴难。
【论】
胎动不安,有因酒色过度者,有举重触犯者,有误食毒物者,有劳役太过者,有喜怒不常,伤于心肝,
触动血脉者,有信服热药反为药害者,有血少不能养胎者,有胎元内热者。大法因母病而胎动者,但治母其胎自安。
若胎热血少不坚固者,但安胎母疾自愈。
胎动不安者欲知男女生死之法,令人摸之,如覆杯者,男也。如肘头参差起者,女也。温者为生,冷者为死。
【方】
保全散
当归(一两五钱) 阿胶(五钱) 甘草(三钱)
加连须葱白三茎水煎。
缩砂饮
缩砂仁(炒熟去衣为末)
酒调服二钱,或艾汤调下,服此觉胎动处热,是药力到也。
佛手散
当归 川芎(各一两)
水煎顿服,生胎自安,死胎自下也。
【目录】卷之三\胎前门【篇名】妊娠吐血属性:
【歌】
怒气伤肝血上冲,劳伤风热不相同,须知实火宜清理,虚火滋阴可奏功。
【论】
妊娠吐血者,皆由脏腑有伤而致也。或用心太过,或思虑伤脾,或怒气伤肝,气逆于上,血随而溢,
心闷胸满,久而不已,多致坠胎。若心闷甚者不治。
薛立斋曰∶血症若肝火妄动,先用小柴胡去半夏加山栀、生地,次用四物加黑山栀,或加味逍遥散去丹皮。
若肝经风热,防风子芩丸。心经有热,朱砂安神丸。心气不足,补心汤。思虑伤心者,妙香散。胃经有火,犀角 地黄汤。膏粱积热,加味清胃散。郁结伤脾,加味归脾汤。肺经有火,黄芩清肺饮。气虚不能摄血,补中益气汤。
肾经虚火,地黄丸。但看虚实分治,实火可泻,法当清热以养血,虚火可补,法当滋阴以补水,则当自安。若执 寻常治血之法,而用行血消血之药,则胎自坠矣。
【目录】卷之三\胎前门【篇名】胎漏下血属性:(激经 胞阻 湿胞)
【歌】
下血腹痛名胞阻,胶艾芎归最有灵,非时卒下为胞漏,月事根据期号激经,尿血溺时常有血,漏胞血去不 曾停,更有肝风荣实症,防风丸服与黄芩。
【论】
胎漏者,由冲任脉虚,不能约制手太阳、少阴之经血也。怀妊之人经水不行者,壅之以养胎,蓄之以 为乳也。若冲任气虚则胞内泄不能制其经血,故月水时下,亦名胞漏血,则尽人毙矣,此虚症也。
张仲景曰∶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 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胚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此宿病也。娄全善曰∶妊娠经来不多,
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者,血盛有余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此缓症也。《百问》曰∶胎息未实,劳力 触犯,或食毒物,或房劳惊恐,致令子宫虚滑,经血淋 沥,败血凑心,子母难保,此急症也。《产集》曰∶肝经有风,荣经既为风所胜,则所下者,非养胎之血,作漏胎 治则误,宜防风黄芩丸,此实症也。《金匮要略》曰∶妊娠下血,腹中痛者,为胞疽,芎归胶艾汤。《千金方》
曰∶妊娠下血不止,名曰漏胞,胞干便死,宜用生地黄八两,以清酒三升,煮减半,绞去滓服。《脉经》曰∶妇人 经水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荣卫调和,按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