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3-妇人规-第1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或 食前米饮或温酒送下。

柏叶散
(见《妇人规古方》)治元气虚弱,崩中漏血,年久不愈。亦治白带。

柏叶(炒) 当归 生地 续断 川芎 龟甲(炙) 禹余粮(各一两半) 阿胶(炒五钱) 鳖甲(炙两半)
赤石脂( ) 牡蛎( ) 地榆 艾叶(炒) 鹿茸(炙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棕灰散
(见《古方八阵·和阵》)治大肠下血不止,或妇人崩漏下血。

败棕,不拘多少,烧灰存性,为细末。
每服二钱,空心好酒或清米饮调服。

龙脑鸡苏丸
(见《古方八阵·和阵》)治上焦之火,除烦解劳,安吐血衄血,清五脏虚烦,神志不定,

上而酒毒、膈热、消渴,下而血滞、五淋、血崩等疾。
麦冬(四两) 甘草(一两半) 龙脑薄荷叶(一斤) 阿胶(炒) 人参(各二两) 黄 (炙一两)
生地(六两另为末) 木通 银柴胡(各二两。此二味用沸汤浸一日,夜绞取汁)
上用好白蜜二斤,先煎一、两沸,却入地黄末,不住手搅,徐加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然后加前诸 药末,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随证用引,送下。如室女虚劳,寒热潮作,用人参柴胡汤下。一方如前,
有黄连一两。
【目录】上卷\经脉类【篇名】杀血心痛属性:陈临川《良方》云∶“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杀血心痛。由心脾血虚也。若小产去血过多而 心痛甚者,亦然。用乌贼鱼骨炒为末,醋汤调下,失笑散亦效。”

失笑散
(见经期腹痛)

立斋曰∶“前证若阴血耗散,用乌贼丸收敛之。若瘀血不散,用失笑散行散之。若心血虚弱,用芎归汤补 养之。若郁结伤血,用归脾汤调补之。”

乌贼鱼骨丸
(见《妇人规古方》)此即内经治血枯方。

乌贼鱼骨(去甲四两) 芦茹(一两即茜根)
上为末,以雀卵捣丸小豆大,每服五丸或十丸,鲍鱼煎汤下,以饭压下。鲍鱼即今之淡干鱼也。

芎归汤
(见《妇人规古方》)一名佛手散,亦名当归汤。治产后去血过多,烦晕不省,并一切胎气不 安,亦下死胎。

川芎(二钱) 当归(三、五钱)
上咀,每用半两,水煎服。若腹疼加桂;若腹痛、自汗、头眩、少气,加羊肉,若不应,用八珍汤。若用 下胎,当为末,以酒调服。

归脾汤
(见经不调)


附案
一妇人血崩兼心痛三年矣,诸药不应,每痛甚,虚证悉具,面色萎黄。余曰∶心主血,盖 由去血过多,心无所养,以致作痛,宜用十全大补汤,参、术倍之。三十余剂稍愈,百余剂全愈。

愚谓杀血心痛,既由血去过多而心痛甚,明属心无所养,但当专用甘温以养营气。如十全大补汤、大营 煎、小营煎、五福饮之类为宜。若失笑散者,惟气滞血逆而用以行之、散之则可,必不可以治血虚也。再如乌 贼丸,乃《内经·腹中论》用治血枯者,亦恐于血虚心痛未必即效,用者审之。
【目录】上卷\经脉类【篇名】热入血室属性:妇人伤寒,或劳役、或怒气发热,适遇经行,以致热入血室,或血不止,或血不行,令人昼则明了安静,
夜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是也。
若热因外邪由表而入者,宜一柴胡饮,或三柴胡饮,或四柴胡饮,或良方黄龙汤加生地,酌而用之。

一柴胡饮
(见《新方八阵·散阵》)一为水数,从寒散也。凡感四时不正之气,或为发热,或为寒 热,或因劳、因怒,或妇人热入血室,或产后经后,因冒风寒,以致寒热如疟等证,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

须从凉散,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 黄芩(一钱半) 芍药(二钱) 生地(一钱半) 陈皮(一钱半) 甘草(八分)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内热甚者,加连翘一、二钱,随宜。如外邪甚者,加防风一钱佐之;如 邪结在胸而痞满者,去生地加枳实一、二钱。如热在阳明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钱,热甚者加知 母、石膏亦可。

三柴胡饮
(见《新方八阵·散阵》)三为木数,从肝经血分也。凡人素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而 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有不得不从解散,而血气虚弱不能达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 芍药(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生姜(三、五片) 当归(二钱,溏泄者 易以熟地)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微寒咳呕者,加半夏一二钱。

四柴胡饮
(见《新方八阵·散阵》)四为金数,从气分也。凡人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 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等证。必须培助元气,兼之解散,庶可保全,宜此主之。若但知散邪,罔顾根 本,未有不元气先败者,察之慎之。

柴胡(一、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五、七片) 当归(二、三钱,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