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清和,无火煎烁,则胎自安而固。气虚则提不住,血热则溢妄行,欲其不堕得 乎?香附虽云快气开郁,多用则损正气。砂仁快脾气,多用亦耗真气。况香燥之性,气血两伤,求以安胎,适 又损胎而反堕也。今惟泰山磐石散、千金保孕丸二方能夺化工之妙,百发百中,万无一失。甫故表而出之,以 为好生君子共知也。”(按徐氏此说,见于《胎产须知·治怀胎惯堕之病》。但我认为它是有片面性的。
泰山磐石散即圣愈汤合芩、术加川断、炙草、砂仁、糯米,如气血虚而兼热且无阴道流血者则可,若非有热 而又阴道流血者,则非所宜。)
人参 黄 当归 川续断 黄芩(各一钱) 川芎 白芍药 熟地(各八分) 白术(二钱) 炙甘草 砂仁(各五分) 糯米(一撮)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虑也。
千金保孕丸
(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腰背痛,善于小产。服此可免堕胎之患。此即良方杜仲丸,
但彼等分用。
杜仲(四两,同糯米炒去丝) 川续断(二两酒洗)
上为末,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米饮下,忌酒、醋、恼怒。
《良方》白术散
(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伤寒内热等证。
白术 黄芩(炒各二钱)
上用姜、枣水煎服。若阴证者不可用。
《良方》三味白术汤
(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内热心痛。
白术(四钱) 赤芍药(三钱) 黄芩(炒二钱)
上水煎服。忌桃、李、雀肉。
益母地黄汤
(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跌坠,腹痛下血。
生地 益母草(各二钱) 当归 黄 (炒各一钱)
上姜水煎服。
《良方》钩藤汤
(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胎动腹痛,面青冷汗欲绝。
钩藤钩 当归 茯神 桑寄生 人参(各一钱) 苦梗(一钱半)
上水煎服。如有烦热,加石膏。
醋附丸
(见经痛论外方)
《良方》独圣散
(见《妇人规古方》)顺气安胎。治妊娠有所伤触,激动胎元,腹痛下血,极效。
砂仁(不拘多少,带皮同炒,勿令焦黑,取仁为末)
上用热酒调服四五分或一钱。此物有安胎导滞易产之功,实妊妇之要药也。
探胎饮
(见《妇人规古方》) 妇人经水不来三月,疑似,用此验之。
川芎(不拘多少,为末,不见火)
空心,煎艾汤调下方寸匕,觉腹中动则有胎也。脐之下动者,乃血瘕也。不动者,血凝也,病也。
《三因》肾着汤
(见《古方八阵·热阵》)治肾虚身重,腰冷如在水中,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
腰下重痛如带五千钱。
茯苓 白术(各四两) 炙甘草 干姜(炮各二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煎,空心冷服。一方用姜四 两、术二两。《良方》每服有杏仁五分,治妊娠脚肿。
《良方》当归黄 汤
(见《古方八阵·补阵》)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
当归(炒) 黄 (各一两) 糯米(一合)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滑胎枳壳散
(见《妇人规古方》)此方能令胎瘦易产。湖阳公主每产累日不下,南山道人进此方。
粉草(炒一两) 商州枳壳(麸炒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沸汤调,日三服。凡孕六七月宜服之。温隐居方加当归、广木香各等分。或加香 附一两亦可。
【目录】上卷\胎孕类【篇名】恶阻属性:妊娠之妇,每多恶心呕吐,胀满不食。《巢氏病源》谓之恶阻。此证惟胃气弱而兼滞者多有之。或嗜酸择 食,或肢体困倦,或烦闷胀满,皆其候也。然亦有虚实不同,所当辨而治之。
凡恶阻多由胃虚气滞,然亦有素本不虚,而忽受胎妊,则冲任上壅,气不下行,故为呕逆等证。及三月余 而呕吐渐止者,何也?盖胎元渐大,则脏气仅供胎气,故无暇上逆矣。凡治此者,宜以半夏茯苓汤、人参橘皮 汤之类,随宜调理,使之渐安,必俟及期,方得贴然也。若中脘多痰者,用二陈汤加枳壳,或用半夏茯苓汤。
若饮食停滞作胀者,宜小和中饮加减主之。若气逆作胀者,宜半夏茯苓汤加枳壳、苏梗、香附。
《良方》半夏茯苓汤
(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呕吐不止。
半夏(炮炒黄) 陈皮 砂仁(各炒一钱) 白茯苓(二钱) 甘草(炒五分)
上用姜、枣、乌梅,水煎,服一二剂,后用茯苓丸。
人参橘皮汤
(即参橘散。见安胎)
二陈汤
(见安胎)
小和中饮
(见安胎)
若脾胃气虚者,宜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人参橘皮汤之类主之。若胃虚兼寒多呕者,宜六味异功煎、温 胃饮之类主之。若肝肾阳虚作呕者,宜理阴煎主之。
五味异功散
(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胃虚寒,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