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3-妇人规-第4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服五钱,水煎服。一方加地榆、黄 ,即名安胎散。

《良方》当归散
(见《妇人规古方》)治经水妄行不止,及产后气血虚弱,恶露内停,憎寒发热,宜服 此去之。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炒) 白术(炒) 黄芩(炒各半两) 山茱萸 肉(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日三服。一方无山茱萸。气虚者去芩加桂心一两。

四物二连汤
(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血虚发热,或口舌生疮,或昼安夜热。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胡黄连 川黄连(各一钱)
上作一剂,水煎服。
滑氏
补肝散
(见《妇人规古方》)治肝肾二经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晕,寒热发热,

或遍身作痛,经候不调。
熟地 白术(炒各一两) 枣仁(炒) 独活(各四两) 当归 川芎 黄 (炒) 山药 五味子(炒杵)
山茱萸肉 木瓜(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枣水煎服。

《良方》益阴肾气丸
(见《古方八阵·补阵》)治阴虚潮热盗汗,烦热作渴,筋骨疼痛,月经不调等证。

即前六味丸加当归、生地各四两,五味子二两
《良方》丹参散
(见《妇人规古方》)《良方》云∶丹参一味,其治颇类四物汤。能破宿血,补新血,

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下产后恶血,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
丹参(酒洗去土晾干切)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服。冷热劳不拘时服。

琥珀散
(见《妇人规古方》)治心膈迷闷,肚腹撮痛,月信不通等疾。

乌药(二两) 当归(酒洗) 蓬术(醋制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

白芷散
(见《妇人规古方》)固经。治下元虚弱,赤白带下,或经行不止等证。

白芷(一两) 海螵蛸(二枚烧) 胎发(一团 )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良方》黄龙汤
(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寒热头疼,嘿嘿不食,胁痛呕痰,及产后经后外感风寒,

热入胞宫,寒热如疟等证。按∶此即小柴胡汤之去半夏也。
柴胡(二钱) 黄芩(炒) 人参 甘草(各一钱)
上用水煎服。

《良方》人参汤
(见《妇人规古方》)补虚调经。治产后诸虚不足,发热盗汗,内热晡热等证。此即参归 汤,亦名团参散。

人参 当归(等分)
上为末,先以猪腰子一枚切片,糯米半合,葱白二茎,入水二钟,煎汁八分,再入药三钱煎服。

十全大补汤
(见《古方八阵·补阵》)温补气血。 治气血俱虚,恶寒发热,自汗盗汗,肢体困倦,眩晕惊 悸,晡热作渴,遗精白浊,二便见血,小便短少,便泄闭结,喘咳下坠等证。

即前八珍汤加黄 、肉桂各一钱。

六物煎
(见《新方八阵·因阵》)治男妇气血俱虚等证。

炙甘草 当归 熟地(或用生地) 川芎(三四分不宜多) 芍药(俱随宜加减) 人参(或有或无,随 虚实用之。气不虚者不必用)
上咀,用水煎服。如脾气稍滞者宜加陈皮、山楂;如胃气虚寒多呕者加干姜炒用,或加丁香;如腹痛兼滞 者加木香、陈皮。
【目录】上卷\经脉类【篇名】血热经早属性:凡血热者,多有先期而至,然必察其阴气之虚实。若形色多赤,或紫而浓,或去多,其脉洪滑,其脏气饮 食喜冷畏热,皆火之类也。治血热有火者,宜清化饮主之。若火之甚者,如抽薪饮之类,亦可暂用。但不可以 假火作真火;以虚火作实火也。

清化饮
(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产后因火发热,及血热妄行,阴亏,诸火不清等证。

芍药 麦冬(各二钱) 丹皮 茯苓 黄芩 生地(各二三钱) 石斛(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觉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一钱半;热甚而渴或头痛者,加石膏一二三 钱;下热便涩者,加木通一二钱,或黄柏、栀子,皆可随证用之。如兼外邪发热,加柴胡一二钱。

抽薪饮
(见《新方八阵·寒阵》)治诸凡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炒) 黄柏(各一二钱) 枳壳(钱半) 泽泻(钱半) 细甘草(三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如热在经络肌肤者,加连翘、天花粉以解之;热 在血分大小肠者,加槐蕊、黄连以清之;热在阳明头面或躁烦便实者,加生石膏以降之;热在下焦,小水痛涩 者,加龙胆草、车前以利之;热在阴分,津液不足者,加门冬、生地、芍药之类以滋之;热在肠胃实结者,
加大黄、芒硝以通之。
按上为原方份量,临床时可随证适当增加,以免病重药轻,收不到预期的疗效。其余各方,均按此例,
不分别注释。
大都热则善流而懋期不止者,如续断、地榆、丹参、茜根、栀子之属皆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