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3-妇人规-第7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秘方》
乌鸡煎丸(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百病,血气虚劳,赤白带下。

人参 官桂 地骨皮(各二两) 茯苓(三两) 黄 (蜜炙) 当归(各六两) 生地 熟地 香附(各四两)
上将乌骨白鸡一只,男用雌,女用雄,笼住,将黄 末和炒面丸如芡实,喂鸡二七日,将鸡缚死,干 去毛,并肠杂令净,捶碎其骨,入前药于腹内,缝密,用酒醋各一瓶,煮一宿,取去骨,焙干为末,用前 汁打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盐汤下。

增损四物汤
(见《妇人规古方》)治脾虚不摄,血去不止。

人参 当归 芍药(炒) 川芎 干姜(炒各一两) 甘草(炙四钱)
上每服四钱,水煎服。

四神散
(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血虚或瘀血腹痛。

当归 川芎 芍药(炒各一钱) 炮姜(五分)
上水煎服。
【目录】上卷\经脉类【篇名】血虚经乱属性:凡女人血虚者,或迟或早,经多不调。此当察脏气,审阴阳,详参形证脉色,辨而治之,庶无误也。盖 血虚之候,或色淡,或涩少,或过期不至,或行后反痛,痛则喜暖、喜按,或经后则困惫难支,腰膝如折,
或脉息则微弱弦涩,或饮食素少,或形色薄弱。凡经有不调,而值此不足之证,皆不可妄行克削及寒凉等剂,
再伤脾、肾以伐生气,则惟有日甚矣。
凡肝、脾血虚,微滞微痛者,宜四物汤主之。或加肉桂,或加黄芩,随寒热而用之,自无不可。

四物汤
(见经不调)

三阴亏弱,无热无寒,平脏者,宜小营煎、五福饮、六物煎之类主之。此常人最宜之剂。或八珍汤、十 全大补汤之类,皆宜择用。
三阴亏弱兼阳虚,宜大营煎、理阴煎之类主之。

小营煎
(见《新方八阵·补阵》)治血少阴虚。此性味平和之方也。

当归(二钱) 熟地(二、三钱) 芍药(炒酒二钱) 山药(炒二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营虚于上而为惊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枣仁、茯神各二钱,如营 虚兼寒者,去芍药加生姜;如气滞有痛者,加香附一二钱,引而行之。

五福饮
(见血热经早)


六物煎
(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八珍汤
(见经不调)


十全大补汤
(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大营煎
(见血热经早)


理阴煎
(见血寒经迟)

忧思过度,心脾受伤者,七福饮、归脾汤之类主之。

七福饮
(见《新方八阵·补阵》)治气血俱虚,而以心脾为甚者。

人参(二钱) 熟地(四、五钱) 当归(二、三钱) 白术(炒二钱) 枣仁(二钱) 远志 (三、五分制用)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归脾汤
(见经不调)

脾土不健,饮食减少,宜燥宜温者,温胃饮、理中汤之类主之。

温胃饮
(见《新方八阵·热阵》)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

胎气不安等证。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术(炒一、二钱或一两) 扁豆(二钱炒) 陈皮(一钱或不用)
干姜(炒焦一、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当归(一、二钱。滑泄者勿用)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下寒带浊者,加破故纸一钱,如气滞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
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属;如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如脾气陷 而身热者,加升麻五七分;如水泛为痰而胸腹痞满者,加茯苓一二钱;如脾胃虚极,大呕大吐不能止者,
倍用参术,仍加胡椒二三分许,煎熟,徐徐服之。
仲景
理中丸
(见《古方八阵。热阵》)即名人参理中汤。治太阴即病,自利不渴,阴寒腹痛,

短气咳嗽,霍乱呕吐,饮食难化,胸膈噎塞,或疟疾瘴气瘟疫,中气虚损,久不能愈,或中虚生痰等证。
人参 白术(炒) 干姜(炒) 炙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丸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
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 一升,日三服。
宾(景岳)按∶上方两数乃汉时权度,今后世所用,惟每味数钱而甘草半之,酌宜可也。
脾土虚陷,不能统摄营气,而为漏为频者,宜五福饮、归脾汤、寿脾煎、秘元煎、或四君子加芎归主之。

五福饮
(见血热经早)


归脾汤
(见经不调)


寿脾煎
(见《新方八阵·热阵》)一名摄脾煎。治脾虚不能摄血等证。凡忧思、郁怒、积劳及误用 攻伐等药,犯损脾阴,以致中气亏陷,神魂不宁,大便脱血不止,或妇人无火崩淋等证;凡兼呕恶,尤 为危候,速宜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