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35-济阴纲目-第13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有是哉)
以上治血气虚烦之剂。

仲景二物黄芩汤
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 痛,但烦者,此汤主之(要在风字上看,以头痛不痛为法)。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此大苦寒之剂,与产后非宜,意者热病成烦欤,要以但烦二字上 体贴) 干地黄(四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竹皮大丸
治妇人产后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

生竹茹 石膏(各二分) 桂枝 白薇(各一分) 甘草 上五味为末,枣肉和,丸如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中虚症不可用石膏,烦 乱不可用桂枝,而此方以甘草七分发众药六分,又以枣而为丸,仍以一丸饮下,可想见 其立方之微,用药之难,审虚实之不易也,仍饮服者,尤虑夫虚虚之祸耳,用是方者亦当深 省)。有热倍白薇,烦喘加柏实一分。
以上治中风烦热之剂。

经验方
治产后烦躁,此重可去怯之义。

禹余粮一枚,状如酸馅者,入地埋一半,四面紧筑,用炭一秤,发顶火一斤, 去火三 分耗二为度,用湿土罨一宿,方取出,打去 外面一层,只用里内细研,水淘澄五七度,将纸衬干,再研数千遍,用甘草汤调二钱匕,只 一服,立效。
【目录】卷之十三\产后门·下【篇名】发渴属性:
熊氏
曰∶产后心烦发渴,宜清心莲子饮。


薛氏
曰∶前证若出血过多,虚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物白术、麦门、丹皮。若胃气虚 而有热,用竹叶归 汤。若血虚发热,用八珍加麦门、五味。若血脱发热烦躁,用当归补血 汤。若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或七味白术散。(若谓去血过多,而用童便以治虚火是矣,

而以四物治虚,则川芎之物能不升散乎。以胃气虚而渴,用白术宜矣,而以血虚用白术,亦 难信也。必血虚胃气弱者,乃可审证用药,幸毋执一)
一产妇患前证,朝寒暮热,肚腹作痛,以手按之不痛。余以为血气俱虚,用八珍之类治 之,彼反行逐血,更加发热烦躁,余用当归补血汤,热躁渐止,用八珍麦门、五味,气血渐复。

李氏
曰∶产后烦渴气虚者,生脉散;血虚者,四物汤加天花粉、麦门冬;气血俱虚作渴,

头眩脚弱,饮食无味者,用人参二钱,麦门冬一钱半,熟地黄七分,天花粉三钱,甘草五分,
糯米姜枣煎服。(此方分两有法,读者不可轻放过)

千金竹叶汤
疗产后虚渴,少气力。

竹叶(三升)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一两) 小麦(五合) 麦门冬(五两) 半夏 生姜(各三两) 大 枣(十五枚)
上 咀,以水九升先煮竹叶、小麦、姜、枣,取七升,去滓,入余药再煎取二升,每服五 合,日三夜一。(真人以天地之心为心,故为方亦以云行雨施之道为教。此方以治渴补虚之 药十分为君,而又以淡渗燥血生渴之药十之一分为使佐,此何为也。盖以茯苓能降天之阴 气,半夏发地之阳气,脾者土也,天气通于地,
地承天气而施生,故佐姜枣发脾气,以通壅滞而生津。经曰∶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 生。此大意也,真人素有一体同仁之教,岂不知半夏茯苓之过,而反用之欤。后之学人,效 之去之,各存乎其人焉)

竹叶归 汤
治胃气虚热,口干作渴,恶冷冻饮料食者。

竹叶(一钱半) 黄 (二钱) 人参 白术 当归(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七分)
甘草(炙,五分)
上锉,水煎服。

熟地黄汤
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眩,饮食无味。

熟地黄(酒洗,一钱半) 人参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栝蒌根(四钱) 甘草(炙,五分)
上 咀,作一服,加糯米一撮,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少用地黄,多用人参,便是 妙法。糯米养阴)

七味白术散
治中风虚弱,津液短少,口干作渴,或因吐泻所致。

人参 白术(炒) 白茯苓 甘草(炙) 藿香 木香 干葛(各一钱)
上锉一服,水煎服。(白术治中气虚弱,以致津液短少者宜之,盖为胃气不能致津液于 脾也,干葛、木香、藿香皆发脾气,而木香于小儿更宜,于产后须量用)

清心莲子饮
治产后心烦发渴。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炙,各一钱半) 人参 黄 (蜜炙) 白茯苓 石莲肉(各七分半)
一方加远志、石菖蒲(各一钱。)(方名清心,理宜保肺以生水,导赤以泻火也。考诸药性,
能知其理,用远志、石菖蒲以治烦,恐有未当处)
上另用麦门冬二十粒,水二盅煎一盏,水中沉冷,空心温服。发热,加柴胡薄荷。

产宝方
疗产后大渴不止。(大渴妙药,亦有补土生金之理)

芦根(切,一升) 麦门冬(生,四两) 栝蒌根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