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逼越于上焦,上假热而下真
寒也。人参、麦冬、肉桂、白术、吴茱萸,煎汤,候其微冷顿服之。若至半月一月外患此症,人参、白术、茯苓、当归、
熟地、麦冬、吴茱萸、附子、牛膝,煎服之。皆为难救之症。
七日内外感风寒,鼻塞恶寒,身热头痛,重嗽,宜用加参宁嗽生化汤。痰多,加花粉,或加竹沥、姜汁,冲服;恶
寒,毋用麻黄;胁痛,毋用柴胡;火嗽发热,毋用寒凉。总以调理血气为主。(和三十七)
误食耗气药,致气促绝食,人参生化汤,送饭锅焦粉。(补三十七)



<目录>卷中\产后

<篇名>蝉声

属性:败血冲遏于心,转入于肺,气与血并结成块,入喉作声,竟似蝉鸣,此症十不救一。



<目录>卷中\产后

<篇名>浮肿

属性:败血乘虚,流入经络,日久化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若作水气治之,便致夭枉。宜小、大调经汤(和三十八、
三十九)。血流为水者,下午肿甚,肿处必有血痕,或胁胀刺痛。
咳嗽小便涩,寒水侮土也。宜补脾肺。补中益气汤。(补六)
气虚,六君子汤(补一)。四君子汤去甘草,加米仁、炒陈卜子。(补四)
六脉沉细无力,或咳嗽,或泄泻不止。脾土虚寒,命门火衰也。《金匮》肾气汤(补四十七)。
口渴恶寒,脉沉无力,体虚而有湿热之积也,必上焦满闷,宜补中行气,兼用导水之剂,白术、茯苓、陈皮、木通。
外感风寒,气血滞于经络;或胁腹绞刺。呕吐恶心,宜加味吴茱萸汤。(散二十九)
气郁作胀,枳实、炒白术。



<目录>卷中\产后

<篇名>发热

属性:产后发热,有伤力,有血虚,有停瘀,有蒸乳,有风寒,有多食,其病不一,状类伤寒。切勿发汗,致成肉 筋惕,
亡阳谵语,郁冒昏迷等症。
血虚,川芎、当归、人参、姜炭。
气虚,补中益气汤加炒姜。(补六)
吞酸嗳腐,饱闷恶食,此饮食停滞也。宜四君子汤加砂仁、山楂、神曲。(补四)
肝虚血燥,阴火内发,宜逍遥散,以清肝火。若用大补,热燥更甚。(和五)
阴虚阳无所根据,浮散于外而为热,四物汤,加炙干姜。(补七。)加茯苓,使天气降而生阴,亦妙。
失血多汗出,不卧,怔忡惊悸,妄言妄见,加味归脾汤。(补三)
血虚感风,生化汤加荆芥穗。(和二十四)
误服寒凉之剂,以致寒气隔阳于外,四君子汤加干姜、肉桂。不应,加附子。(补四)
肌肤发热,面赤大渴,血脱发燥也。当归补血汤。(补四十八)
败血攻心,狂言奔走,干荷叶、生地、丹皮、生蒲黄。
胸胁胀痛,腹中痞闷,吐血盗汗,或便血不止,此诸脏虚损也,故有虚寒假热之状。十全大补汤。(补三十九)
产后潮热有汗,大便不通,毋专论为阳明症;头痛恶寒,毋专论为太阳症;头疼胁痛,毋专论为少阳症。总由血气
两虚,阴阳不和而类外感也。加味生化汤,调和荣卫,诸症自退矣。(和四十)
口燥咽干而渴,毋专论为少阴症;腹满咽干大便实,毋专论为太阴症;烦满四肢冷,毋专论为厥阴症;谵语便秘,
毋专论为胃中有燥屎。多因劳倦伤脾,运化稽迟,血枯肠燥,虚症类实病也。加味通幽散。(和四十一)



<目录>卷中\产后

<篇名>乍寒乍热

属性:血闭于阳经,荣卫行之不通则寒;血闭于阴经,荣卫行之不通则热。阳气不足,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恶寒;阴气不足,
阳气下陷于阴中则发热。外经为寒邪客之,则荣卫不通而发热。内府为冷物伤之,则荣卫不通而为寒。
阴阳不和,四物汤加减用之,去熟地,加人参、干姜、甘草。(补七)
阴阳不归其分,阳下陷而阴上冒。八珍汤。(补五)
元气未复而湿热乘之,补中益气汤。(补六)
血虚而渴,当归补血汤。(补四十八)
肝木侮土,致停食而寒热,六君子汤加木香。(补一)
风寒客于经络,川芎、当归、莲须、葱白。
乳孔胀痛,瞿麦、通草、连翘、花粉、甘草、青皮、桔梗,煎服。
嗳气满闷,饮食伤也,异功散加山楂、神曲。(补二十二)



<目录>卷中\产后

<篇名>汗

属性:汗本血液,属阴,阴亡阳亦随之而走,故曰∶汗多亡阳。又曰∶肝,心之液也。血虚,则肾中之阴不能上注于心,
故心虚而汗出。又阴虚暴亡,阳气无所归附,则浮散于外,而汗不止。
产毕自汗,块痛未除,先服生化汤,即继服调卫止汗汤。俟汗止,减参、 以消块痛。(和二十四、补四十九)
睡中妄言,大便不通,加参生化汤加麻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