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满,误服大黄等药,伤阳络,则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伤
阴络,则为血积血块,肌肉青黯。此脏腑亏损,经隧失职,急补脾肺,亦有生者。
《急救方》云∶跌压伤重之人,口耳出血,一时昏晕,但视面色尚有生气,身体尚为绵
则皆可救。但不可多人环绕,嘈杂惊慌,致令惊魄不复。急令亲人呼而扶之,坐于地上,先
拳其两手两足,紧为抱定。少顷再轻移于相呼之人怀中,以膝抵其谷道,不令泄气。若稍有
知觉,即移于素所寝处,将室内窗棂遮闭令暗,仍拳手足紧抱,不可令卧。急取童便乘热灌
之,马溺更妙,如一时不可得,即人溺亦可,要去其头尾,但须未食葱蒜而清利者,强灌一
、二杯,下得喉便好。一面用四物汤三、四倍,加桃仁、红花、山楂、生大黄各二两,童便
一大钟,如夏月加黄连四、五分,用流水急火,在傍煎半熟,倾入碗内,承于伤者鼻下,使
药气入腹,不致恶逆,乘热用小钟灌服;如不受,少刻又灌。药尽不可使卧,服药之后,其
谷道尤须用力抵紧,不可令泄其气。如药性行动,不可即解,恐其气从下泄,以致不救也。
必须俟腹中动而有声,上下往来数遍,急不可待,方可令其大解。所下尽属淤紫,毒已解半
,方可令睡,至于所下尽为粪,即停止前药。否则再用一二剂亦不碍。然后次第调理,不可
轻用补药。
王肯堂云∶血溢血泄,诸蓄妄证,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折其锐气,
区别治之,虽往往获中,然犹不得其所以然也。后来四明遇故人苏伊芳举,闲论诸家之术。伊芳
举曰∶吾乡有善医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药下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则曰∶
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
之有。予闻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释然矣。
又云∶凡九窍出血,用南天竺主之,或用血余灰,自发为佳,次则父子一气,再次男胎
又次则乱发,皂角水洗晒干,烧灰为末。每二钱,以茅草根煎汤调下。又荆叶捣取汁,酒和
服。又刺蓟一握,绞汁,酒半盏和服;如无生者捣干者为末,水调三钱,均效。
诀曰∶墙头苔藓可以塞,车前草汁可以滴,火烧莲房用水调,锅底黑煤可以吃。石榴花
片可以塞,生莱菔汁可以滴,火烧龙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急救方》注∶治跌打损伤已死者,用男女尿桶人中白,炼红投好醋七次,研末酒送二
钱,吐出恶血即可救矣。慎不移动,动者不治。
\x泛注\x
《可法良规》云∶凡损伤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盖血得热则
,其害甚速,须先伐肝火,清运火,砭患处,和经络,则瘀血不致泛注,肌肉不致遍溃。次
则壮脾胃,进饮食,生血气,降阴火,则瘀血易于腐溃,新肉易于收敛,此要法也。若用克
伐之剂,虚者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濒湖集简方》曰∶治打仆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用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
,二夜紫者白也。
\x发热\x
东垣曰∶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
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如昼夜俱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也,当急泻其阳而峻补其阴。
夫热入血室之症,妇人经水适来,或因损伤,谵言如见鬼状,宜小柴胡汤加生地主之。王太
仆曰∶凡热来复去,不时而动,乃无根之虚火也,宜六君子汤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或
八味丸最善。
《可法良规》曰∶凡损伤之症有出汗者,当审其阴阳虚实而治之。若阴虚阳往乘之,则
自汗,以甘寒之剂补其气,如补中益气汤之属是也。若阳虚阴往乘之,则发厥自汗,以甘温
之剂助其阳,如参附汤之属是也。亦有因痛甚而自汗者,宜清肝火为主。亦有因阴阳损伤而
自汗盗汗者,宜补气生血为主。若心孔一片汗出者,养其心血自止。
\x外邪\x
陈文治曰∶四季伤损,脉浮紧,发热恶寒体痛,属有外邪,宜发散以祛邪,春用五积散
苏饮;夏用香薷饮、五苓散;秋用藿香正气散;冬用双解散。若寒热者,加柴胡、前胡、黄
;头痛加川芎、白芷,香港脚加白芷、槟榔、木香;有痰加半夏、陈皮,等分,葱白煎服。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出血太多,或溃烂之际,收敛之后,如有寒热头痛,或
盗汗,烦躁作渴,或遍身疼痛,肢体倦怠,牙关紧急,痰涎上壅等证,是血气虚而作变症也
,当峻补元气为主。大凡伤损症,有外邪乃乘虚而入,犹当补助,作外邪治之,祸不旋踵。
耀山云∶伤损之证,内瘀居多,间有外感挟邪。陈氏之论,详及四季,发明上下加减,
虽为稳当,又宜参阅发热门,择方疗治,更为稳妥,学人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