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沸。次下葛汁等煎取三升。分 为三服。日再。忌芜荑。(删繁肘后同并出第十一卷中)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筋虚极方二首内容:删繁疗筋虚极则筋痹好悲思颜色苍白。四肢嘘嗡。脚手拘挛伸动缩急腹中转痛。五加皮 酒方。 
五加皮(一斤) 枳刺(二升 咀炙) 猪椒根皮 丹参(各八两) 桂心 当归 甘 草(炙 各三两) 天雄 苡仁(半 升) 大麻仁( 
上十五味 咀。以绢袋贮酒四斗渍。春夏四宿。秋冬六七宿。初服六七合。稍稍加之。 
以知为度。忌生葱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又疗筋虚极伤风。为风所伤。入筋缩挛。腰背不伸。强直苦痛。或为香港脚牛膝汤方。 
牛膝 防风 甘李根皮 丹参 前胡(各四两) 石斛(五两) 杜仲 秦艽 续断 鳖 甲 (炙各三两) 陈橘皮(二两) 大麻仁(二升熬研)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五升去滓。下麻仁。更煎取二升。分三服。忌苋菜 。(并出第八卷中)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筋虚胞转方二首内容:删繁疗筋虚实暴损绝极。或因霍乱转筋腹满痛。或因服药吐利过度。脚手虚转。肠胞转 痛。人参汤方。 
人参 浓朴(炙各二两) 葱白(一虎口) 白术(四两) 蓼(一把长三升)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忌桃李雀肉等。 
又疗胞转筋急方。 
白术 通草(各四两) 栀子仁 子芩 茯苓(各三两) 榆白皮(三两) 香豉(一 升熬绵 裹)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酢物桃李雀肉等。(并出第八卷中 一方无香豉)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转筋方七首内容:范汪疗转筋方。 
以盐一升。水一升半。作汤洗渍良。 
又疗转筋在两臂若胸胁者方。 
灸手掌白肉际七壮。(并出第八卷中) 
删繁疗转筋十指。筋挛急不得屈伸。灸法。 
灸手踝。骨上七壮良。 
又扁鹊疗转筋。胫骨痛不可忍方。 
灸屈膝下廉筋上三壮。 
又治转筋方。 
灸涌泉。涌泉在脚心下。当大KT 指大筋。灸七壮。亦可灸大都在足大KT 指本节内 侧白 又腹肠转筋方。 
灸脐上一寸十四壮。(并出第八卷中) 
近效疗脚转筋及浑身转筋方。 
暖水稍热于浴斛中。坐浸须臾。便瘥。如汤沃雪。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心劳论一首内容:删繁论曰∶凡心劳病者。补脾气以益之。脾旺则感于心矣。人逆夏气。则手太阳不长。 
心气 主窍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心劳实热方五首内容:删繁疗心劳实热。好笼无度自喜。四肢烦热。麻黄止烦下气汤方。 
麻黄(去节) 栀子仁 茯苓 子芩 白术(各三两) 石膏(八两碎绵裹) 桂心(二 两) 
芒硝(三两) 生地黄(切一升) 大枣(三十枚) 鸡子(二枚) 甘草(一两炙) 赤 小豆(二合)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煎和。下鸡子白搅调。去沫。下诸药。煮取二升五合。去滓。 
下竹 有失) 
又疗心劳热。口为生疮。大便难。闭塞不通。心满痛。小腹热。大黄泄热汤方。 
大黄 泽泻 黄芩 栀子仁 芒硝(各二两) 桂心(二两) 大枣(三十枚) 石膏 (八两 碎绵裹) 甘草(一两炙)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先取一升水。别渍大黄一宿。以余八升煮诸药。取二升五合。去 滓。下大黄。更煮两沸。去大黄滓。下芒硝。分为三服。忌海藻生葱菘菜。 
又疗心劳热伤心。有长虫名蛊虫。长一尺。周心为病。雷丸丸方。 
雷丸(熬) 橘皮 石蚕(炙) 桃皮(炙各五分) 野狼牙(六分) 贯众(二枚) 芜 荑(熬) 
青葙子 蜀漆(各四分) 僵蚕(三七枚熬) 茱萸根皮(七分) 乱发(如鸡子大烧末) 
上十二味蒸切捣筛。白蜜和为丸如梧子。清白饮。一服七丸。不觉。更加至二七丸为度 日再。 
又疗心劳热。心主窍。窍主耳。耳枯焦而鸣。不能听远。磁石汤方。 
磁石(五两碎绵裹) 茯苓 大青 人参 白术 菖蒲 芍药(各三两) 竹叶(切一 升) 
赤石脂(二两绵裹)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为三服。忌羊肉饧酢物桃李雀肉等。( 
本方无芍药) 
又疗心劳热不止肉毛焦色无润。口赤干燥心闷。麦门冬饮方。 
生麦门冬(一升去心) 陈粟米(一升) 鸡子(二七枚取白) 淡竹叶(切三升)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八升。煮粟米竹叶。取九升。去滓。澄清。接取七升。冷下鸡子白 。搅五百转。去上白沫。下麦门冬。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并出第七卷中)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心实热方三首内容:千金泻心汤。疗心实热。或欲吐。吐而不出闷喘急头痛方。 
小麦(三升) 香豉(一升绵裹) 石膏(一斤碎绵裹) 地骨皮(五两) 栀子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