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小儿门)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篇名>内痈总论

属性:二子解结汤(见疳疮门) 贝叶膏 红粉(俱见首卷)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篇名>内痈总论

属性:肿坚如石。痈则微红。而疽则皮色不变。久不作脓。由深寒客于经络者。宜服黄 丸。初宜艾灸三五十
壮。若生于面颊者。则不宜灸。用麦饭石膏敷之。由脾气郁结荣气不从所致者。宜致和丸服之。久服全
消。
\x黄 丸\x 治因寒气客于经络者。
黄 (炙二两) 大附子(去皮脐姜汁浸透切片火煨炙以姜汁一钟尽为度七钱) 菟丝子(酒浸蒸)
大茴香(炒各一两)
共为末。酒打糊为丸。每服一钱。每日二服。空心。食前黄酒送下。
\x致和丸\x 治因菀结不舒所致。
白术(二斤) 陈皮(一斤同炒)
共为末。用大枣二斤。生姜半斤。煮半日。去姜取枣肉。合原汁为丸。绿豆大或桐子大。每服一二钱。早
晚各一服。米汤下或酒下。
\x麦饭石膏\x 治痈疽恶毒。消肿生肌。
麦饭石(二两 醋淬十二次) 鹿角(四两泥固 黄色) 白蔹(一两)
为末。用陈米醋调如稀糊水。烟起鱼眼泡。取起涂肿处。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篇名>内痈总论

属性:痼发多生手足腰腿伸缩之处。其形漫肿。其色淡红。憎寒发热。由天时外感所致。初起者绀珠丹汗之。
已成者托里消毒散托之。已溃者如溃疡补之。
\x绀珠丹 托里消毒散\x(俱见首卷)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篇名>内痈总论

属性:瘭疽一名蛇瘴。初出红点。次变黑色。小者如黍如豆。大者如梅如李。肿痛应心。腐筋烂骨。脓如小豆汁。
今日去。明日复满。愈而复发为异耳。此川广烟瘴地面有之。初起蟾酥饼贴之。膏药盖之。寒热者蟾酥
丸汗之。红肿游走者离宫锭子涂之。溃后食少干呕者。补中益气汤加黄连、麦冬补之。补而不应。出清
水秽汁者。不治。南人呼为榻着毒。喜着十指。治与脱疽同法。或灸百壮。内饮蓝青汁等以去其热。红丝
游走者。于尽处灸三壮自愈。或用蜡矾丸加麝。冷酒下。多服取瘥。
\x消瘴膏\x 治瘭疽瘴疽。
鲫鱼(一尾) 血余(鸡子大一团) 猪汁油(一斤)
煎枯去渣加黄蜡一两。溶化成膏。涂之。
\x蟾酥饼 蟾酥丸\x(俱见疔门) \x离宫锭子 补中益气汤\x(俱见首卷)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篇名>内痈总论

属性:疣一名枯筋箭。手太阳虚则生疣薛。又为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肝客淫气所致。盖肝热水涸。
肾气不荣。故精亡而筋挛也。宜地黄丸滋肾水生肝血为善。若用蛛丝缠螳螂蚀艾着灸。轻者可愈。重
者必多致误。此症与结核相同。有大如黄豆。小若黍米。拔之如丝者。有触碎如断束缕。扯之则长。纵之
则缩。后两鬓发白点者。有初如赤椹。用杂敷药翻张如菌。又用腐蚀 大如瘤者。有腹内一块。攻击作
痛。凝为血鳖。治之后。手背结一块。长寸许。形如鳖。再又肢节如豆大者。甚多泥鳖生子发于外者。有肛
门周生小颗如鼠奶。大小不一者。有妇人患此月经不行者。种种异类。惟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逍
遥散、归脾汤等药。益养荣气。久之悉愈。
\x六味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x(俱见首卷) \x逍遥散 归脾汤\x(俱见瘰 门)



<目录>卷四

<篇名>不分部位小疵

属性:此皆小症。不可紊乱于大毒之内。故另分之。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篇名>无名肿毒

属性:无名肿毒者。以其随处而生。不按穴次。不可以命名也。皆由风邪寒热客于经络之所致。但其因风邪
内作者。则无头无根。因气血相搏者。则有头有根。因风寒而成者。则肿坚而色白。风热毒而成者。则肿
而色赤。治法有表症者散之。有里症者下之。外兼敷贴等药。总不外乎首卷肿疡之例。并宜参考。
灸曲池穴甚效。(穴见首卷灸门)
\x漏芦汤\x 治痈疽疔肿。不问阴阳初起者。及初溃红肿尚未消尽者。并湿烂疥疮等毒。
漏芦(一钱五分) 紫花地丁 荆芥 当归 连翘 薄荷 白芷 升麻(各一钱) 麻黄(三钱)
大黄(二钱) 生甘草(四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盖衣取微汗。渣再煎温服。次日。麻黄用二钱。大黄用钱半。甘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