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贝母、远志三十余剂而敛。(此凭脉也。)
一 妇四肢倦怠类痿症。以养气血健脾胃而愈。(此凭症也。)
一人素弱。溃后核将不腐。此气血皆虚。用托里养荣汤。气血复。核尚在。以簪挺拨去
。又服前药月余而痊。(此凭症也。)
一人患之痰盛。胸膈痞闷。脾胃脉弦。此脾土虚。肝木乘之也。当实脾土。伐肝木为主
以治痰为先。乃服苦寒化痰药。不应。又加破气药。病愈甚。始用六君子汤加芎归。数剂。
饮食少思。以补中益气汤。倍加白术。月余中气少健。又以益气养荣汤。四月肿消而血气亦
复矣。夫右关脉弦。弦属木。乃木盛而克脾土。为贼邪也。虚而用苦寒之剂。是虚虚也。况
痰之为病。其因不一。主治之法不同。凡治痰利药过多。则脾气愈虚。虚则痰愈易生。如中
气不足。必用参术之类为主。佐以痰药。(此凭症与脉也。)
一人久而不敛。神思困倦。脉虚。予欲投以托里。彼以为迂。乃服散肿溃坚汤。半月余
果发热。饮食愈少。复求治。投益气养荣汤三月。喜其谨守。得以收救。(此凭症脉也。)
齐氏曰。结核瘰 。初觉宜内消之。如经久不除。气血渐衰。肌寒肉冷。或脓汁清稀。
不出。疮口不合。聚肿不赤。结核无脓。外症不明者。并宜托里。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
已溃者。使新肉早生。血气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大抵托里之法。使疮无
变坏之症。所以宜用也。
一人久而不敛。脓出更清。面黄羸瘦。每侵晨作泻。与二神丸数服。泄止。更以六君子
加芎归。月余肌体渐复。灸以豆豉饼。及用补剂作膏药贴之。三月余而愈。(此凭症也。)
一妇溃后核不腐。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更敷针头散腐之。再与前汤三十余剂而敛。
(此凭症也。)
一人患而肿硬。久而不消。亦不作脓。服散坚毒药不应令。灸肘尖看尖二穴。更服益气
养荣汤。月余而消。(此凭症也。)
一人尚硬。亦灸前穴。饮前药。脓成针之而敛。
一妇久溃发热。月经过期且少。用逍遥散兼前汤。两月余气血复而疮亦愈。但一口不收
。敷针头散。更灸前穴而痊。
常治二三年不愈者。连灸三次。兼用托里药即愈。(前二条俱凭症。)
一人患此肿痛。发寒热。大便秘。以射干连翘散六剂。热退大半。以仙方活命饮(六一)
四剂而消。(此凭症也。)
一妇肝经积热。患而作痛。脉沉数。以射干连翘汤四剂少愈。更用散肿溃坚丸月余而消
。(此凭脉也。)
一妇耳下肿痛。发寒热。与荆防败毒散四剂。表症悉退。以散肿溃坚汤数剂。肿消大半
。再以神效栝蒌散(五一)四剂而平。(此凭症也。)
一人肝经风热。耳下肿痛发热。脉浮数。以薄荷丹治之而消。(此凭脉也。)
一人年二十。耳下患 痛。左关脉数。此肝经风热所致。以荆防败毒散(七)。三贴。
表症悉退。再与散肿溃坚丸(五十)。月余平复。(此凭脉也。)
一妇因怒耳下肿痛。以荆防败毒散(七)加连翘黄芩。四剂而愈。(此无脉症而用发表。
必有所见也。)
尝治此旬日不消者。以益气血药。及饮远志酒(二十)。并效。无脓自消。有脓自溃。
一妇因怒。耳下 痛。头痛寒热。以荆防败毒散(七)加黄芩。表证悉退。但饮食少思。
发热。东垣云。虽有虚热。不可大攻。热去则寒起。遂以小柴胡加地骨皮、芎、归、芩、术
、陈皮十余贴而愈。次年春复肿坚不溃。用八珍汤(十四)加香附、柴胡、地骨皮、桔梗。服
至六七贴以为延缓。仍服人参败毒散。势愈盛。又服流气饮。则盗汗发热口干食少。至秋复
求诊视。气血虚极。辞之。果没。(此凭症也。)
一人每怒。耳下肿。或胁作痛。以小柴胡汤加青皮、红花、桃仁。四剂而愈。(此凭症
一人肿硬不作脓。脉弦而数。以小柴胡汤兼神效栝蒌散(五三)各数剂。及隔蒜灸数次。
月余而消。(此凭脉与症也。)
一妇颈痛不消。与神效栝蒌散(五三)六剂。少退。更以小柴胡加青皮、枳壳、贝母数剂
。痛肿减大半。再以四物对小柴胡数剂而平。(此凭症也。)
罗宗伯耳后发际患毒 痛。脉数。以小柴胡(五)加桔梗、牛蒡子、金银花。四剂而愈。
(此凭脉症也。)
一人气血已复。核尚不腐。用针头散及必效散各三次。不旬日而愈。(此凭症处治。)
一妇瘰 。与养气顺血药不应。服神效栝蒌散二剂(五三)顿退。又六剂而消却。与托里
药。气血平复而愈。(此凭症也。)
一妇年逾三十。瘰 已溃。不愈。与八珍汤(十四)加小柴胡、地骨皮、夏枯草、香附、
五十余剂、形气渐转。更与必效散(四九)二服疮口遂合。惟气血未平。再用前药三十余剂而
平。(此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