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9-外科精义-第13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食前,
日进三服。

内补防风散
附子(二个,炮裂,去皮脐) 防风 茯苓 白芷 桔梗 川芎 当归 人参 甘草(炙)

志官桂(去皮) 黄 (以上各一两) 浓朴(二两,生姜汁制) 赤小豆(半斤,酒浸一宿)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服。

伏梁丸
(出《养生必用方》)

治环脐肿痛,肠胃疮疽。
浓朴(生姜汁制) 茯苓 枳壳(麸炒去穣) 白术 荆三棱(炮) 半夏(汤洗七次) 人参 (以上各一两)

温经丸
(出前方)

治陷脉 。
浓朴 官桂(去皮) 白术 甘草 干姜(炮) 木香(以上各一两) 附子(二两,醋浸炮 淬七次,去皮脐)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饮汤下。

木香 肿汤
治诸疮疽始发,肿 增长热痛。

木香 犀角 大黄 栀子仁 升麻 黄芩 黄连 射干 黄柏 白蔹 甘草(炙) 朴硝 紫檀 羚羊角(以上各一两)
上 咀,入生地黄汁五合,如无,只用生干地黄五两,锉碎和匀,每用药五两,水一斗 ,煎至七升,入麝香五钱,净帛蘸药,热拓肿上。日两三度,冷即再换。

升麻 肿汤
升麻 黄 防风 川芎 生地黄 细辛(以上各等分)

上 咀,用药二两,水二升,煎十沸,稍热淋 ,内消如神。

肿升麻汤
(出《总录》淋 条下)

升麻 芒硝 黄芩 漏芦 栀子仁 蒴 上 咀,每用药二两,水三升,煎十沸,帛蘸药 渍肿处。

猪蹄汤
(出《圣惠方》)

升麻 甘草 芍药 蒴 (以上各等分)
上 咀,每用药四两,水一斗,猪蹄一对,煮蹄软取出,次下药,再煎十沸,帛蘸淋
甘草大豆汤
(出《圣惠方》)

治外阴蚀下疳,湮疮肿痛。
甘草(三两) 赤皮葱(三茎) 大豆(一合)
上用水三升,煮豆熟为度,用槐条一握同煮,取清汁热淋浴,冷即再温。浸三、二时为 度,大效。

肿汤
芍药 丹参 黄芩(去黑心) 白蔹(以上各等分)

上 咀,用药五钱,水一升,煎十沸,帛蘸频 之。

洗毒汤
苦参 防风 甘草(炙) 露蜂房(以上各等分) 白芷 上 咀,水煎浓汁,洗疮肿。


浴毒汤
(出《拾遗》卫生方)

治小肠风,阴疮痒痛。
木通 本 枳壳 贯众 白芷 荆芥 甘松 薄荷(以上各等分)
上 咀,用药二两,水五升,入芒硝半两,煎至三升,热洗浴疮。

何首乌散
(出秘宝生方)

治遍身疮肿痒痛。
防风 苦参 何首乌 薄荷(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用药半两,水酒各一半,共享一斗六升,煎十沸,热洗,便于避风处睡一 觉。其痛甚者,三日痊愈。

八仙散
(出卫生方)

治游风肿痒疥癣疮,或因洗头游风,瘙痒生疮。
细辛 荆芥 白芷 川芎 黄芩 防风 甘草 地骨皮(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用药二两,水二碗,煎十沸,去渣,热淋 患处。

消毒汤
治百杂疮肿,悉能内消。

独活 防风 细辛 本 川芎 枸杞子 荆芥 漏芦 大黄 黄芩(去腐) 官桂 苦 威灵仙 丹参 黄 当归 芍药 茯苓 黄连 无心草 黄柏 麻黄 葛根 蒴 菊花 杜仲 地骨皮 秦皮 草 甘草 甘松 藿香 白芷 露蜂房 升麻 零陵香(以上各 一两) 苍术(三两) 朴硝(五两) 菖蒲(八两)
上为粗末,每用药半两,水二升,葱三茎,槐柳枝各一握,同煎十余沸,去渣,热淋洗 浴。此药用之如神。

熨风散
(出玉于子中箱集)

羌活 防风 白芷 当归 芍药 细辛 芫花 吴茱萸 官桂(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作二剂,赤皮葱连须切半斤,同酽醋拌匀,炒令极热,帛裹于疮上熨之,稍 冷即换药熨之上下,痛止而已。

应痛丸
治走注疼痛,疑是附骨疽者。

苍术(去皮) 当归 草乌头(炮) 黑牵牛(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醋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醋汤送下。

黄 丸
治肾脏风虚,攻注手足,头面麻痹痛痒,或生疥癣肿 。

黄 乌药 茴香(炒) 地龙(去土) 川椒(去目) 防风 川楝子(炒) 赤小豆 白蒺 藜(去刺) 海桐皮 威灵仙 陈皮(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栀子仁汤
(出《普济生灵方》)

治时气头面赤肿。
郁金 枳壳(去穣) 升麻 栀子仁 牛蒡子 大黄(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

葛根牛蒡子汤
治时毒,大头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