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丸或六味
丸;若下后元气伤而发热,用六君当归,胃气虚而发热,用补中益气汤。大凡二便,肝肾主
之。经云∶肾主五液,开窍于二阴。若津液滋润,大便通利;若津液不足,必因脾气亏损,
当培养化源。
\x附治验\x
儒者顾大有,年几六旬,仲冬背疽初起入房,患处黑死五寸许,黯晕尺余,漫肿坚硬,
背如负石,发热作渴,小便频数,两耳重听,扬手露体,神思昏愦,脉沉而细,右手为甚,
便秘二十七日,计进饮食百余碗,腹内如常。众欲通之,余曰∶所喜者此耳,急用大剂六
君加姜、附、肉桂,三剂疮始 痛。自后空心用前药,午后以六味丸加参、 、归、术五
剂,复用活命饮二剂,针出黑血甚多,瘀脓少许,背即轻软。仍用前药,便亦通利。余他往
四日,神思复昏,疮仍黑陷,脓水淋漓,饮食不进,急以归、术各一两,炮附子五钱,姜、
桂各三钱服之,即索饮食,并鸭子二枚,自后日进前药二剂,肉腐脓溃而愈。锦衣傅允承
母,年逾七十,腰生一 ,作痒异常,脉浮数而反恶寒。余曰∶此疮疽之症也,未溃而先
弱,何以收敛,况大便不通,则其气已竭,治之无功。其子恳请,不得已,用六君加藿香、
神曲,数剂,饮食渐进,大便始通。更用峻补之剂,溃而脓清,作渴,再用参、 、当归、
麦门、五味、熟地而渴止。允承喜曰∶吾母可无虞矣!余曰∶尚难收敛,先日之言也。彼
疑,遂速他医,卒致不起。



<目录>卷中

<篇名>生白痂切护勿触论第三十四

属性:伍氏曰∶痈溃之后,败肉渐去,新肉渐生,日见堆阜,方成白膜新肉,当滋养平复无
虞。大凡疮口未可速合,日用猪蹄汤洗去恶浊,外敷生肌膏、神异膏,毒脓出尽,可用圣效
散以合疮口,更慎起居,节饮食,戒七情,否则虚症蜂起,多致不救。慎之!
\x愚按∶\x前症,败肉去而新肉生者,须先微赤,四沿渐生白膜者,此胃中生气也,用四君
子汤以培补之。若赤甚者,血虚而有火也,用四物加参、 、白术以调补之,若赤而不生膜
者,气虚也,用四君加当归、黄 ,若色白而无神者,气血俱虚也,用十全大补加姜、桂。
如不应,急加附子。大凡疮疽溃后,败肉渐去,新肉渐生,此乃脾胃之气充实也。若恶浊已一
去,宜用当归膏。



<目录>卷中

<篇名>体察爱护论第三十五

属性:伍氏曰∶痈疽一症,病患当自体察。凡初作,先以墨围患处,却视浮沉聚散,脓出视其
多少,肉生视其阔狭,饮食视其美恶,脏腑防其秘泄,疮口防其奢裂。宜戒怒节劳,调补元
气,保爱体察,慎不可忽。
\x愚按∶\x前论,即丹溪先生所云,痈疽当先助胃壮气,使根本坚固。东垣先生教人以饮食
有节,起居有时。素问反复言之,可不慎哉。太凡泄泻,易损元气,肿疡犯之,不能成脓,
溃疡犯之,不能生肌,患者慎之。
\x附治验\x
太守朱阳山之内,年五十二,四月四日,背当心生疽如栗,三日渐大,根盘五寸许,不
肿痛,不寒热,脉微而沉。余曰∶实则痛,虚则痒,不发不治,溃而不敛亦不治。乃与大补
阳气之剂,色白而黯,疮势如故,神疲食减,小便淋涩。乃与大补气血,加姜、桂二剂,疮
亦不起。十五日涉怒呕泻并作,复与大补药一剂,疮仍不起,留前药二剂,昏愦不服。或劝
之,省悟,根据方连进七剂,十六日疮起而溃,色红而淡。十九日与大补二十余剂,后因劳自
汗,口干舌强,太阳发际、脑顶俱胀,此血气俱虚,肝胆火上炎,用补中益气加山栀、芍
药,顿愈。但内热少睡,手足发热,不时霍热,用逍遥散加山栀,热退,复用归脾汤,疮亦
愈。计疮发及敛,凡四十二日,未尝一用攻疮之药。
江阴举人陈鸣岐,寓京患背疽,用大补之剂而愈。翌日欲回,先期设席作谢,对谈如
常。是晚得家信,大拂其意,恼怒发热作渴,食梨子少许,至夜连泻数次,早促余视,脉已
脱矣,竟至不起。夫梨者,利也, 利下行之物,凡脾胃虚寒,产妇金疮者,皆当忌之。



<目录>卷中

<篇名>用香药调治论第三十六

属性:伍氏曰∶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大抵疮疡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郁聚为脓,得
香味,则气血流行。故当多服五香连翘汤、万金散、金粉散。凡疮本腥秽,又闻臭触则愈
甚,若毒入胃则咳逆,古人用之,可谓有理。且如饮食调令香美以益脾土,养其真元,可保无虞矣。
\x愚按∶\x前症说见第十八、十九。



<目录>卷中

<篇名>饮食居处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