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汤洗,愈洗愈痛,甚至瞎眼,宜用乱头发或综缨,缓缓揉之即愈 。
一、尘屑入目,急吐口津于石瓶上,以人指甲磨浓,骨簪点眼内,少顷,一抹即出。
一、麦芒入目,用石菖蒲捶碎塞鼻,百发百中。
一、沙眯目,用鸡胆汁点之。
附辟瞽仙方
人龙(即男孩子口内吐出食虫,将银簪破开,河水洗刮令净,阴干末) 海螵蛸(水煎七 次为末)
上二味等分,研极细末点,盲者复明,古今第一方也。
(是书照原来初稿发刊,工既竣,校阅目录体裁,各卷参差,未能画一,因急欲行世,
以广伦声济人之素心,其改定翻刻,请俟异月。)
笠雪主人识
【目录】卷二\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篇名】筋脉属性:山根,(一名下极,即俗所谓鼻梁是也。)足阳明胃脉交山根。
面王,(在鼻头,相家曰准头,亦曰明堂。)足阳明胃脉起面王,筋亦结面王旁。
鼻孔,(即面王两旁,一名鼻隧。)手阳明大肠脉挟鼻孔,手太阳小肠脉抵鼻孔,足太阳 膀胱筋结鼻孔。
【目录】卷二\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篇名】筋脉属性:生鼻柱,属督脉经。鼻为肺窍,故又属肺。色紫肿硬,时觉木痛,多由郁火壅结。初宜 服千 则例溃后治法。
千金漏芦汤
漏芦(一两) 枳壳(一两,麸炒) 朴硝(一两) 大黄(一两五钱) 生甘草(一两) 麻黄 (一两) 黄芩(一两) 白蔹(一两) 连翘(一两,去心) 升麻(一两)
上共研末 每用三钱,水一钟,薄荷叶一钱煎五分温服,以取便利为度。
仙方活命饮
(通用一。)
【目录】卷二\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篇名】筋脉属性:(一名 肉、痔痈。)
生鼻孔内,如肉赘下垂,色紫微硬,撑塞鼻孔,气息不通,香臭莫辨,或臭不可近,痛 不可 戒酒腥暴怒。
加味泻白散
桑白皮(生) 地骨皮(各三钱) 生甘草(八分) 桔梗 辛夷(各二钱) 黄芩 陈皮 木 通(各一钱五分)
上水煎,食远服。一方加山栀仁生研一钱。
黄白散
轻粉 杏仁(去皮尖) 白矾 雄黄(各一钱) 麝香(少许)
上五味,用乳钵先研杏仁如泥,后入雄、矾、麝香同研极细,瓷器收贮。患者于卧时用 箸头蘸米粒许,点 肉上,一日卧点一次,半月效。
千金 肉方
(存验。)
瓜蒂 华阴细辛(等分)
上为末,绵裹少许塞鼻中。一方加枯矾、雄黄等分,麝香少许。
【目录】卷二\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篇名】筋脉属性:(一名酒 鼻。)
鼻准及鼻两边红赤,系阳明血热,好酒者多得此病,肺受热郁所致,亦或血热遇寒,污 浊凝 陈酒一杯,调五灵脂末二钱,热服。气弱者,加黄 酒炒三、五钱。如不好酒者,肺风致病 ,不用五灵脂,加防风、荆芥。外俱用硫黄膏,临卧洗面净涂。
硫黄膏
硫黄 白芷 天花粉 水粉(各五分) 全蝎(一枚) 芫青(七个去头、足、翅) 蝉蜕(五 个)
上为细末,用麻油一酒杯,黄蜡一钱许,熬匀离火,方入前药末,和匀。每于临卧时洗 面净,以少许涂面,勿近眼。数日间肿处自平,赤鼻亦消,如退风刺,一夕见效。
硫黄散
(存验。)
硫黄 轻粉(各一钱) 杏仁(五分)
上为末,用蜜酒调。于卧时涂上,次早洗去,效。或用津唾调搽更妙。
附 石殿撰鼻 方
(存验。)
天台乌药(三钱) 铜绿(三钱) 樟脑(三钱) 大枫子(三两)
上为细末,将大枫子仁去壳捣如泥,入瓷罐内隔水重汤煮三柱香,取出炸油和药,搽鼻 患处 【目录】卷二\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篇名】筋脉属性:面鼻起碎红疙瘩,形如黍屑,破出白粉汁,宜用硫黄膏,洗面后涂之,数日愈。
硫黄膏
(见前鼻 。)
【目录】卷二\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篇名】筋脉属性:生鼻孔内,肿胀痛引脑门,寒热交作,甚则唇腮俱浮肿,须速治,宜服夺命汤,夺命 丹。更以夺命丹研细,吹鼻内。
夺命汤 夺命丹
(俱见发无定处疔疮内。)
【目录】卷二\鼻部证治(计十一证)
【篇名】筋脉属性:生鼻窍内,状如粟米,初觉干燥疼痛,甚则鼻外色红微肿,痛似火炙,乃肺经壅热上攻 。内用黄芩汤清之,外用辰砂定痛散搽鼻内,如干燥者,以麻油频润之。
黄芩汤
黄芩(二钱,酒炒) 桑皮(三钱,生) 栀子(一钱五分,连皮酒炒) 桔梗 赤芍 连翘 (各一钱) 薄荷(一钱五分) 生甘草(五分)
上水煎,食后服。
辰砂定痛散
辰砂(五分,末) 石膏(一两, ) 胡黄连(五钱) 冰片(二分)
上共研极细末,生地汁调搽鼻中,或麻油调亦可。
【目录】卷二\鼻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