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0-推拿抉微-第6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虚热也,理中汤。

《集成》沆瀣丹
(见前伤湿方内)


碧雪散
(见前口疮方内)


七味白术散
(见前泄泻方内)


泻黄散
(见前口疮方内)


六君子汤
(见前咳嗽方内)


集圣散
(见前疳症方内)


十全大补汤
(见前头项方内)


凉膈散
治心脾有热,舌上黑苔者。

连翘(一钱) 栀仁(六分) 大黄(五分) 薄荷(一钱) 黄芩(六分) 芒硝(五分) 甘草(四分)
竹叶(七片)
灯心(十茎) 水煎服,加生蜜十匙对服。

理中汤
(见前泄泻方内)

涂蔚生曰∶舌上黑苔,必须干燥无津液者,方可断为其热已剧。若舌上虽为黑苔,而有津液油润者,犹是阴 寒至极,外见假热之色。此等精微,未可忽视者也。
【目录】第四集·治疗法【篇名】牙齿证治属性:经曰∶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又曰∶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陈飞霞曰∶上齿属胃,
下齿属大肠,齿属肾,凡齿生迟者,肾气不足也。盖肾主骨,齿者,骨之余也。不足则髓亏,不能充乎齿。所以 齿迟,宜地黄丸。上下牙床肿者,此手足阳明实热也。凉膈散为君,加知母、升麻、石膏为佐,频频含咽。龈肿 者,肾脏积热,附龈而肿痛也。以针刺去其血,用盐汤洗净,黄柏为末敷之效。小儿有多食肥肉,齿牙臭烂,不可 近者,名为臭息,此胃膈实热也。内服沆瀣丹,外以荆竹沥和姜汁含嗽。牙疳者,初作臭气,次则牙齿黑。甚则 龈肉烂 而出血,名为宣露。此由肾热,其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宜速治之。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名曰崩沙 。气喘痰潮,饮食减少,则不可治。内服沆瀣丹,外以如圣散敷之。梦中切牙,风热也。由手足阳明二经,积热 生风,故令相击而有声也,必在梦中也。风属阳明,动则风行于阳,静则风归于里也,宜风散。切牙一症,惟痘疹 见此为危候,余则皆无大害。亦有因病战栗,鼓颔而斗牙者,治其本证,则自止。牙齿落后,不复生者,由于 舌舔之故。其肉顽浓,用针刺去其血,以鼠骨散搽之自生。

六味地黄汤
(见前喘哮方内)


凉膈散
(见前)


沆瀣丹
(见前伤湿方内)


如圣散
治小儿走马疳,并奔沙宣露。

用妇人尿桶中白垢刮下,瓦上 至烟尽,加铜绿二分,麝香五厘,共为细末,先以蜡树叶浸米泔水,洗净 后,搽此药。

宣风散
治小儿梦中切牙用。

尖槟榔(五两) 陈皮(一两五钱) 牵牛(一两炒,取头末) 甘草(五钱) 共为细末,每服一二钱,
加蜂蜜调之,空心服。
涂蔚生曰∶查宣风散所用之药,多系破气消食之药品,并无一味去风者。足见梦中切牙,亦是食积之热,名 为是风,则未免错了过半矣。

鼠骨散
治小儿齿落不生用。

雄鼠一支,烂去其皮。取全骨炙枯,研细末,加麝香一分,擦刺处,良久,以姜汤嗽之。
涂蔚生曰∶小儿除齿迟,龈肿等证外,颇少齿痛之症。然予于齿痛,除由于风火而外,得一虚火牙痛之方,
治疗最速,收效最神。盖齿总属于肾。肾阴一虚,不能上输滋养,则虚火炽炎,烁齿作痛。治之之方,唯有滋阴 降火,兼清阳明之燥热耳。方用加味玉女煎。至风火牙痛之外,治法以蒜瓣一片,研捣如泥,加 入轻粉少许,置于小蛤蜊壳内,放于虎口穴上(在合骨下),令其烧热至极痛时,始去之,顷刻此处肉起一小 泡,用针刺破,流出黄水,牙痛立止,终身不复牙痛。但此必须是牙痛由于风火内热者,否则亦不大效。

加味玉女煎
生地(二钱) 玄参(一钱) 骨碎补(一钱) 石膏(一钱) 知母(一钱) 寸冬(一钱) 甘草(一钱)

怀牛膝(二钱)
【目录】第四集·治疗法【篇名】咽喉证治属性:经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又曰∶二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陈飞霞曰∶盖咽 者胃管,主纳水谷而居后。喉者肺管,主呼吸而居前,为人一身之总要。若胸中郁积热毒,至生风痰,壅滞不散,
发于咽喉。病名虽多,无非热毒,速宜清解,缓则有难救之患。轻则甘桔汤,重则化毒汤。如痘疮咽喉痛者,毒 气上攻也,加减甘桔汤。喉中生疮,不吮乳,化毒汤。小儿为诸骨所哽,骨大难咽者,以鹅毛扫咽吐之,骨小者,
用海上方治之。

甘桔汤
治小儿膈膜积热致生风痰,而患喉痹用。

粉甘草(二钱) 牙桔梗(一钱) 以净水煎,细细咽之。

化毒汤
治小儿咽喉证危迫者用。

牙桔梗(一钱) 薄荷(一钱) 荆芥穗(一钱) 炙甘草(一钱) 芒硝(一钱) 山豆根(一钱)
马牙硝(一钱) 硼砂(一钱) 明雄黄(一钱) 镜面砂(一钱)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仍以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