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主论

属性:汪省之曰∶九疽一生即有九处。当验人之虚实,毒之浅深,脓之稀稠,遗之迟
速,以决死生。如二三处者则轻。(《理例》)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小儿龟背门主论

属性:龟背者,多因未满半周,强令坐早,失护背脊,以致客风吹扑,传入于髓,寒则
体痿,故变成斯证。又谓五脏皆系于背,凡五脏受过而成五疳,久则虫蚀脊髓,背骨
似折,高露如龟矣。书曰∶腮肿疳还盛,脊高力已衰,肾无生气,骨无坚长,故为恶候也。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小儿龟背门主方

属性:孙真人《千金方》 红药首乌研末,龟尿调敷脊骨,渐渐自平。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脊缝出虱门主论

属性:岐天师曰∶如人背脊裂开一缝,出虱千余,此乃肾中有风,得阳气吹之,不觉
破裂而虱出。治以活水止风丹。裂缝生虱尽死。(《秘录》)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脊缝出虱门主方

属性:\x活水止风丹\x(岐天师)
熟地 山萸肉(各三两) 杜仲(一两) 白术(五钱) 防己(一钱) 草(三钱) 白水煎。
脊缝生虱(张仲景)。萆麻子三粒,研成如膏,同红枣三枚,捣成丸如弹子大,火
烧之,熏衣上则虱死而缝合。盖萆麻子能杀虱而去风,风去虱出则脊自合缝矣。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肉龟疮门主论

属性:\r肉龟疮\p04-a41a172.bmp\r
汪省之曰∶肉龟疮乃心肾二经受证。生于胸背两胁间,有头有尾,且有四足,皮
色不红,突起二寸。或有头向上者,毒攻心口;或有毒向下者,足如刀割。或左或
右,其痛难忍。急用神针,针住头尾四足,上用艾灸二十八壮,龟疮即死;不可去针,
内服荆防败毒散加天花粉、乳香、没药,然后再泻其针。(《理例》)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鼠攒疮门主论

属性:\r鼠攒疮\p04-a41a173.bmp\r
汪省之曰∶鼠攒疮,又名游走血脾痈,生于胁背之间。此乃自幼受其胎毒,或因
缺乳多食面果热毒之物,脏腑娇脆,不能克化,久作寒热,骨蒸内热,日夜不宁。因
此毒发生于皮膜之外,俨如流注一般,状似鼠形,大小不一。七八日有脓可治,无脓难于收敛。(《理例》)
王肯堂曰∶老鼠攒,一名游走血脾痈,生于背胁之间三两处发疽。由怒气积热所
致,多发于足少阳,足厥阴部位。七日不见脓及黑陷躁乱者死。(《准绳》)
《心法》曰∶串疽生于背胁之间,初发
一处,挨次发出二三处,形虽不同,而色仍同也。溃后多相串通,故又名老鼠攒,又名游走血脾痈。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渊疽门主论

属性:\r渊疽\p04-a41a174.bmp\r
陈实功曰∶渊疽发于胁下。初起不红坚硬,久则破溃有声如婴儿啼状,膏盖无
声,去膏仍有。异哉难治,真不能也。(《正宗》)
《心法》∶渊疽生于胁下三寸,忧恚太过,以致肝胆两伤而成。初起坚硬肿而不
红,日久方溃,得稠白脓者顺。如豆浆者险,疮口有似乎儿啼,此属内膜透也,可
于阳陵穴(在膝膑骨外廉下一寸陷中,蹲。)灸二七壮,其声即止;将溃未溃,宜坐取之即得,多
服护膜散,可免透膜。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渊疽门主方

属性:\x护膜散\x
白蜡 白芨(各等分)
研末,轻者用一钱,微重用二钱,重者用三钱,或酒或米汤调下。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石疽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石疽生腰胯之间,肉色不变,坚硬如石,经月不溃者,此系属少阳、
阳明二经积热所致。邪毒固结,元气不足,故不能起发。若黑陷不起,麻木不痛,呕
哕不食,精神昏乱,脉散或代者死。(《准绳》)
汪省之曰∶石疽乃寒气所作,深伏于骨髓之间,腿膝有肿与皮肉相似,苦疼而
坚硬如石,故谓之石疽。治宜温补。(《理例》)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

<篇名>肾俞发门主论

属性:\r肾俞发\p04-a41a175.bmp\r
王肯堂曰∶肾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