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禁不可 灸。不幸使人失喑。治头痛目眩。针入三分。
哑门
一穴。一作喑。一名舌横。一名舌厌。在顶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仰头 取之。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哑。治头痛。针入二分。一作五分。
【目录】卷之八\针灸经【篇名】二·偃伏头部第二行属性:
左右凡十四穴
曲差
二穴。在神庭旁一寸五分。入发际。足太阳脉气新发。治头顶痛。目视不明。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五处
二穴。在上星旁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不明。头风目眩。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承光
二穴。在五处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风眩头痛。目生白膜。针入三分。禁不可灸。
通天
二穴。在承光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偏风,鼻多清涕。衄血头重。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 三壮。
络却
二穴。一名强阳。又名脑盖。在通天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青风内障。目无所见。可灸三壮。
玉枕
二穴。在络却后一寸五分。侠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入发际上三寸。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痛不 能视。脑风疼痛不可忍者。可灸三壮。
天柱
二穴。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瞑视。头旋脑痛。针入五分。得气即泻。立 愈。
【目录】卷之八\针灸经【篇名】三·偃伏头部第三行属性:
左右凡十二穴
临泣
二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足太阳少阳之会。治目生白翳多泪。针入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
忌如前法。
目窗
二穴,在临泣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外 赤痛。忽头旋。目KT KT 。远视不明。针入三分。
可灸五壮。三度刺目大明。
正营
二穴。在目窗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治头项偏痛。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承灵
二穴。在正营后一寸五分。足少阳阳维之会。治脑风头痛,可灸三壮。
脑空
二穴。一名颞 。在承灵后一寸五分。挟玉枕骨下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治脑风。头痛不可忍。目瞑。
针入五分。得气即泻。可灸三壮。魏公苦患头风。发即心闷乱目眩。华佗当针而立愈。忌如前法。
风池
二穴。在颞 后发际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眩苦头痛,目泪出。目内 赤疼。目不明。针入七分,
留七呼。可灸七壮。
【目录】卷之八\针灸经【篇名】四·侧头部属性:
左右凡十二穴
颔厌
二穴,在曲周下颞 上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头风眩。目无所见,偏头痛。引目外 急,针入七 分。留七呼。可灸三壮。忌如前法。
悬颅
二穴。在曲周上颞 中廉。足少阳脉气所发。治头偏痛。引目外 赤。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忌如前法。
悬厘
二穴。在曲周上颞 下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头偏痛。目锐 赤痛。针入三分。灸三壮。
角孙
二穴。在耳郭中间上开口有空。手足少阳之会。治目生肤翳。可灸三壮。
窍阴
二穴。在枕骨下。摇动有空。足太阳少阳之会。治头目痛。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脉
二穴。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出血多。治头风眵蒙。目睛不明。针入 一分,可灸三壮。
【目录】卷之八\针灸经【篇名】五·正面部中行属性:
凡一穴
龈交
─穴。左唇内齿上龈缝筋中。治目泪眵汁。内 赤痒痛。生白肤翳。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目录】卷之八\针灸经【篇名】六·面部第二行属性:
左右六穴
攒竹
二穴。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员柱。在两眉头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KT KT 。视物不明。
眼中赤痛。针入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而出针,不宜灸。宜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刺目大明。忌如前 法。
睛明
二穴。一名泪孔。在目内 。手足太阳少阳足阳明五脉之会,治攀睛翳膜覆瞳子。恶风泪出。目内 痒 痛。小儿雀目疳眼。大人气眼冷泪。KT 目视物不明。大 肉侵睛。针入一寸五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雀目者宜。
可久留针。然后速出针。忌如前法。
巨
二穴。侠鼻孔旁八分。直目瞳子。跷脉足阳明之会。治青盲。目无所见。远视KT KT 。白翳覆瞳子 面。针入三分。得气而泻,灸亦良。可灸七壮。
【目录】卷之八\针灸经【篇名】七·面部第三行属性:
左右凡六穴
阳白
二穴。在眉上一寸。直目瞳子。足少阳阳维之会。治头目痛。目眵。可灸三壮。针入三分。一作二分。
承泣
二穴。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陷中。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