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点之。
曾青
味酸小寒无毒。主目痛止泪。疗头风脑中寒。
摩娑石
主头痛。
丹砂
味甘微寒无毒。主益气明目。
盐花
味咸温无毒。陈藏器。明目。去皮肤风毒。日华子。明目。止风泪邪气。范汪方。主目中泪出不得开。
即刺痛。以盐如大目许。内目中。习习去盐。以冷水数洗目瘥。药性论。空心漱齿。少许时吐水中洗眼。可夜见小字。
食忌。主眯眼者。以少盐并豉置水中视之。立出。
水银
味辛寒有毒。
朱砂
陈藏器云。水银出于朱砂。则知二物其味同也。妊妇不可服。
石膏
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中风。日华子云。治头风。
银屑
味辛平有毒。明目。
腻粉
即轻粉也。又名水银粉。味辛冷无毒。
磁石
味辛咸寒无毒。日华子治眼昏。
珊瑚
味甘平无毒。去目中翳。钱相公箧中方。治七八岁小儿眼有麸翳未坚。不可妄敷药。宜点珊瑚散。细研 如粉。每日少点之。三日愈。
玛瑙
味辛寒无毒。主目赤烂。
砂
味咸苦辛有毒。妊妇不可服。
石蟹
主青盲。目淫肤翳。细研水飞过。入诸翳相佐。用之点目良。
代赭石
味苦甘寒无毒。主贼风。妊妇不可服。
古文钱
治翳障明目。疗风赤眼。盐酒浸用。
戎盐
治眼赤 烂风赤。细研和水点目中。
井泉石
很大黄栀子。治眼睑肿。得石决明、菊花。疗小儿眼疳生翳膜。
【目录】卷之九\诸方辩论药性【篇名】二·草部属性:
凡五十六种
菖蒲
味辛温无毒。明耳目。药性论。治头风泪下。一寸九节者良。千金方。甲子日取菖蒲一寸九节者。阴干 百日。为末。服方寸匕。日三服。耳目聪明不忘。
菊花
味苦甘平无毒。主头风眩肿痛。目欲脱泪出。日华子云。菊有两种。花大气香茎紫者。为甘菊。花小气 烈茎青小者。名野菊。味苦甘者入药。苦者不任。治四肢游风头痛。作枕用之。可明目。叶亦可明目也。食疗。甘菊平。
其叶正月采可作羹。茎五月五日采。花九月九日采。并主头风。目眩泪出。食医心镜。甘菊主头风。目眩泪出。可切作 羹煮粥。生食亦得。
人参
味甘温。微寒无毒。主除邪气。明目。通血脉。
天门冬
味苦甘平。大寒无毒。主诸暴风湿。保定肺气。
甘草
味甘平无毒。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术
味苦甘温无毒。主风眩头痛。目泪出。圣惠方。治雀目不计时月。用苍术二两。捣为细末。每服一钱。不 计时候。以好羊子肝一个。用竹刀子批开。摊药在内。麻绳缠定。以粟米泔一大盏。煮熟为度。患人先熏眼。药气绝即 吃之。简要济众。亦治小儿雀目,经验方。苍术不拘多少。用米泔水浸三两日。逐日换水。候满日取出。刮去黑皮。切 作片曝干。用慢火炒令黄色。细捣末。每一斤末。用蒸过茯苓半斤。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卧时。温熟水下十五丸。
别用术末六两。甘草末六两。拌合匀。作汤点之。可壮颜色。明耳目。忌桃李蛤雀三日。又治内外障眼。苍术四两。米 泔浸七日。逐日换水。后刮去黑皮。细切入青盐一两。同炒黄色为度。去盐不用。木贼二两。以童子小便浸一宿。水淘 焙干。同捣为末。每日不计时候。但饮食菜蔬内。调下一钱七分。甚妙。
菟丝子
味辛甘无毒。久服目明。
茺蔚子
味辛甘。微温。微寒无毒。主明目。疗头痛。
柴胡
味苦平。微寒无毒。去肠胃中结气。久服轻身明目。
麦门冬
味甘微寒无毒,主目黄。陈藏器。和车前子、干地黄为丸。服之明目。夜中见光。
羌活
味苦甘平。微温无毒。疗诸贼风。百节痛风。又日华子。治一切风旋。眼目赤痛。独活。即羌活母类也。
车前子
味甘咸。寒无毒。主养肺。明目。疗赤痛。药性论。能去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肿障翳。脑痛泪 出。圣惠方。治久患内障眼。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服之屡有效。
木香
味辛温无毒。
薯蓣
味甘温平无毒。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久服耳目聪明。
泽泻
味甘咸寒无毒。主风。扁鹊云。多服病患眼。
远志
味苦温无毒。主耳目聪明。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草龙胆
味苦。寒。大寒无毒。益肝胆气。日华子云明目。
细辛
味辛温无毒。主头痛脑动。益肝胆。通精气。久服明目。陶隐居云。最能除痰明目也。
巴戟天
味辛甘。微温无毒。增志益气。疗头面游风。
芎
味辛温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除脑中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