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灌瞳人。故曰侵睛也。宜服当归散主之。
当归散
当归 防风苗(炮) 蒺藜(炒) 牡丹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生葱薄荷茶清调下。或作 咀。煎服亦可。
第十二问。白膜遮睛者何也。答曰。此乃肺克肝也。肝属木。肺属金。金能克木。金色白。风邪肺克肝也。甚则火 旺。白轮胜者。轮在睛上。复即灌交。是母子相刑。五花白膜遮睛。故金克木。宜用秘方连翘散、蝉花散、密蒙花散(方 在七问下)。
秘方连翘散方
连翘 栀子 甘草 朴硝 黄芩 薄荷(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无根水亦可。
秘方蝉花散方
蝉花(一两) 菊花(四两) 白蒺藜(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清水调下。
第十三问。目中迎风受痒者何也。答曰。肝邪自传。肝属木。风动即痒也。宜用秘方二处膏、局方明目地黄丸。
秘方二处膏
将田螺养开。掩入黄连末。焙干为末。入脑、麝二味各少许。绵裹泡水洗眼。
明目地黄丸
生地黄(洗) 熟地黄(各一两) 牛膝(三两各浸) 石斛 枳壳(炒) 防风(各四两) 杏仁(二两去皮尖 火炒黄细研去油)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水下。或米汤下。忌一切风动诸物。
第十四问,目中常早晨昏者何也。答曰。此乃头风攻冲于头。目者太阳之首。肝脏为阳。气旺故使头风攻注于目。
宜服局方芎菊散、白蒺藜散、石膏散。
局方芎菊散方
川芎 菊花 甘草(各一两) 薄荷(二两) 防风(七钱半) 白芷(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食后茶清下。伤风头眩。用无根水调下尤速。
白蒺藜散方
白蒺藜 细辛 蓄 白芷 □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或温酒亦可。食后日进三服。
石膏散方
石膏 石决明( ) 荆芥 白芷 川芎 防风 旋复花(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薄荷生葱茶清调下。日进三服。
第十五问。常目中昏者何也。答曰。乃痰之所作也,在巳午时。真阳之气火胜。心胜肺。肺壅痰灾。时复浑浑而昏 也。宜用局方辰砂化痰丸、局方玉壶丸。
局方辰砂化痰丸方
枯白矾 辰砂(五钱) 南星(一两炮) 半夏(一两)
上将白矾、半夏、南星为末,和匀。生姜汁煮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姜汤下。仍用朱砂为衣。亦治小 儿风壅痰嗽。一岁服一丸。捣碎。用薄荷生姜调下。
局方玉壶丸散
南星 半夏 天麻(各五钱) 重罗白面(三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水一钟。煎沸令下药煮五七滚。候药浮。漉出。别用生姜下。
不拘时。
第十六问。目常暮昏者何也。答曰。此脑者天真。万物行于阳道。不行阴道。至申酉戌时。寒气欲生。脑损则风寒 所致。目中微昏不真。到晚宜衣。灸风火穴。
第十七问。目夜间昏者何也。答曰。此阴毒肾盛也。经云。阴好静。阳好动。血散漫而不行阴道。寒邪克之。致使 寒气太盛。寒气者属阴。旺在申时。乃一阳之气生。故夜痛目昏。宜用六问泻肝汤。九问内苦参汤。
第十八问。目中浮翳遮睛者何也。答曰。此乃肺经大热。肺者西方庚辛金。其色白。肺者气之源。气盛则热。血盛 则寒。肺之热气灌注瞳人木之气。白膜者肺之苗。根盛苗盛。白膜遮者。肺经热也。宜用二问顺肝散。四问局方三黄丸。
六问泻肺汤。
第十九问。旋螺突睛者何也。答曰。此睛损也。目者。五脏之源六腑之宗。脏腑积热。外发于肝脏。肝脏更衰。而 发疮疖。脓血结硬。其睛突也。宜用秘方琥珀膏、救睛丸。
秘方琥珀膏方
(一名立蜕散、一名定志丸)
人参(二钱) 石菖蒲(炮) 天门冬(去心) 远志(去心) 预知子(各一两) 白茯苓 麦门冬(各一两去 心)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朱砂为衣。茶清下或水亦可。
救睛丸方
栀子 薄荷叶 赤芍药 枸杞子(各二两) 苍术(三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井花水送下。或茶清下亦可。年壮之人可服。如是年老之人。可于前方 内。加茯苓三两尤妙。
第二十问。目睛倒出者何也。答曰。脏之损也。眼应五行。青黄赤白黑。内应心肝脾肺肾。五脏者目宗源。睛深枯 入者。五脏损也。宜服前秘方琥珀膏(方见十九问下)。
第二十一问。青膜遮睛者何也。答曰。此病证是外障也。目神为水之源。精华之腑。五脏蕴积,攻冲外发于目。目 属肝。其色青。宜用蝉花散(方见十二问下)、顺肝散(方见二问下)、秘方洗肝散、许学士方。
秘方洗肝散方
熟地黄 大黄 栀子 当归 甘草 干葛(各五钱) 赤芍药 甘松 黄芩(各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