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60-立斋外科发挥-第10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五味子、麦门冬而敛。
一老人肿痛发热,脓清作渴,脉软而涩,此血气俱虚也。欲补之,彼见作渴发热,乃服 降火 腑气血上下,各有虚实。(详见溃疡作痛第十三条。)况阴证似阳,阳证似阴(治验见《外科 心法》,)岂可以发热作渴,而概用寒凉之剂常治患者。正气虚,邪气实,以托里为主,消 毒佐之;正气实,邪气虚,以攻毒为主,托里佐之;正气虚,邪气实,而专用攻毒,则 先损胃气,宜先用仙方活命饮、托里消毒散,或用灸法,俟邪气退,正气复,更酌量治之。
大抵正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盖邪正不并立,一胜则一负,其虚不待损而自虚矣。若发 背脑疽疔毒,及患在四肢,必用灸法,拔引郁毒,以行瘀滞,尤不可专于攻毒。诊其脉而辨 之,庶不有误。 如福泉黄吏部,肩患毒,发热恶寒,大渴烦躁,似有余之证,其脉虽大而 无力,却属不足,用当归补血治之。吾乡周都宪,两腿作痛,形体清 ,肝脉弦数,却属有 余之证。用龙胆泻肝汤治之并愈。齐氏云∶疮肿之证,若不诊候何以知阴阳勇怯,血气聚散 邪!又云∶脉洪大而数者,实也。细微而数者,虚也。河间云∶脉沉实者,其邪在脏。浮大 者,其邪在表。观此诚发前人之未发。诊候之道,其可缺邪!
一男子肿 痛甚,发寒热,服十宣散愈炽。诊之脉数而实,此表里俱有邪也。以荆防败 毒散加 来,或大便秘结,小便淋,心神愦闷,恍惚不宁,皆邪热之实也,岂可补哉。东垣云∶疮疽 之发,其受之有内外之别。治之有寒温之异。受之外者,法当托里以温剂,反用寒药,则是 皮 皮毛,表里通溃,共为一疮。助邪为毒,苦楚百倍,轻则危殆,重则死矣。

附方

小柴胡汤
(方见溃疡门)


荆防败毒散
(方见溃疡发热门)


托里消毒散
(方见肿疡门)


仙方活命饮
(方见发背门)


托里散
(方见肿疡门)


六君子汤
(方见作呕门)


托里温经汤
治寒覆皮毛,郁遏经络,不得伸越,热伏荣中聚结,赤肿作痛,恶 寒发热,或痛引肢体。若头面肿痛 甚,更宜砭之。

麻黄 升麻 防风 干葛 白芷 当归 苍术 人参 芍药 甘草(各一钱) 作一剂,
水二钟,煎一钟服,卧于暖处,得汗乃散。

八珍汤
(方见溃疡发热门)


龙胆泻肝汤
(方见下疳门)


十宣散
(方见肿疡门)


当归补血汤
(方见溃疡门)

【目录】卷三【篇名】时毒(谓毒发于面鼻耳项)属性:里实而不利者,下之;表实而不解者,散之;表里俱实而不解者,解表攻里;表里俱 解而不 者,不宜用峻利,当审而治之。
一男子患此,肿痛发热作渴,脉实便秘。以五利大黄汤下之,诸证悉退;以葛根牛蒡子 汤,四剂而痊。
一男子表里俱解,肿痛尚不退,以葛根升麻汤,二剂而消。
一男子肿痛,发寒热,脉浮数。以荆防败毒散,二剂少愈,以人参败毒散,二剂势减半 ,又二剂而瘥。
一男子耳面赤肿作痛,咽干发热,脉浮数。先以荆防败毒散,二剂势退大半,又以葛根 牛蒡子汤,四剂而痊。
一妇人表邪已解,肿尚不消。诊之脉滑而数,乃瘀血欲作脓也。以托里消毒散,溃之而 愈。
一男子 肿,胀痛作渴,烦热便秘,脉数,按之尤实。用防风通圣散,一剂诸证顿退;
以荆防败毒散加玄参、牛蒡子、黄芩,二剂而瘥。
一老人冬月头面耳项俱肿,痛甚,便秘,脉实,此表里俱实病也。饮防风通圣散,不应 。遂 络,药力难达故也。恶血既去,其药自效。或拘用寒远寒,及年高畏用硝黄,而用托里,与 夫寻常消毒之剂,或不砭泄其毒,专假药力,鲜不危矣。
一男子表里俱解,惟肿不消。以托里消毒散,四剂脓成,针之而愈。
一妇人肿痛,用硝黄之剂,攻之稍缓,翌日复痛。诊之外邪已退,此瘀血欲作脓也。用 托里消毒散,溃之而愈。
一男子头面肿痛,服硝黄败毒之剂,愈甚。诊之脉浮数,邪在表,尚未解,用荆防败毒 散,
以下肿,地之气也。乃邪客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此感四时不正之气为患,与夫膏粱 积 致有误。常见饥馑之际,刍荛之人多患之,乃是胃气有损,邪气从之为患,不可不察。余常 治邪在表者,用葛根牛蒡子汤、人参败毒散,或普济消毒饮子;邪在里者,五利大黄汤、栀 子仁汤;表里俱不解者,防风通圣散;表里俱解而肿不退者,犀角升麻汤;如肿甚者,砭患 处,出恶血以泄其毒,或用通气散,取嚏以泄其毒,十日外自愈,若嚏出脓血即愈。欲其作 脓者,用托里消毒散;欲其收敛者,用托里散,此法最为稳当。五七日咽喉肿闭,言语不出 ,头面不肿,食不知味者,不治。
一男子服表散药愈炽。发热便秘,诊其脉沉实,此邪在里也。以大黄汤下之,里证悉退 ,以 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