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当归(酒拌) 白术 甘草(炙,各 一钱)
,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前服。
附子饼
(方见臀痈门)
八珍汤
调和荣卫,顺理阴阳,滋养血气,进美饮食,退虚热,此气血虚之大药 也。
当归(酒拌) 川芎 芍药(炒) 熟地黄(酒拌)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炒,
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圣愈汤
(方见杖疮门)
黄连解毒汤
(方见作呕门)
托里消毒散
(方见肿疡门)
加味小柴胡汤
治妇女热入血室,致寒热如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妄语。
柴胡(二钱五分) 黄芩 人参 生地黄 甘草(各一钱) 半夏(六分) 作一剂,水一钟 半,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目录】卷二【篇名】发背属性:痛,或不痛及麻木者,邪气盛也,隔蒜灸之。不痛者灸至痛,痛者灸至不痛,毒随火 而散 托之; 痛烦躁,或咽干,火在上也,宜泻之;肿痛,或不作脓者,邪气凝结也,宜解之;
肿痛饮冷,发热睡语者,火也,宜清之;不作脓,或不溃,及不敛者,阳气虚也,宜补之;
瘀肉不腐,或积毒不解者,阳气虚也,宜助阳气;脓多或清者,气血俱虚也,宜峻补之;脉 浮大或涩,而肌肉迟生者,气血俱虚也,宜补之;右关脉弱,而肌肉迟生者,宜健脾胃。
一男子患此痛甚,服消毒药,愈炽。余为隔蒜灸之而止,与仙方活命饮,二剂顿退;更 与托里药,溃之而愈。
一男子已四日,疮头如黍, 痛背重,脉沉实。与黄连内疏汤,二剂少退;更与仙方活 命饮,二剂而消。
一男子 肿作痛,脉浮数。与内托复煎散,二剂少退;与仙方活命饮,四剂痛止而溃,
再与托里药而愈。
一妇人发热烦躁,饮冷,与黄连解毒汤,四剂稍愈;更与托里消毒散,始溃,与托里药 而敛。
一男子毒势炽甚,痛不可忍,诸药不应。以仙方活命饮二剂,诸证悉退;又二剂而溃,
以金银花散,六剂而愈。
一妇人肿痛发热,睡语脉大。用清心汤一剂而安;以金银花、甘草、天花粉、当归、栝 蒌、黄 ,数剂渐溃,更以托里药而愈。
一男子腐肉渐脱,而脓微清,饮食无味。以十宣散,去白芷、防风,加茯苓、白术、陈 皮,月余而敛。
一男子已愈,唯一口不敛,诊之脉浮而涩。以十全大补汤,治之而愈。
一男子将愈,但肌肉生迟,诊之脾胃俱虚。以六君子汤加芎、归、五味子、黄 ,治之 而愈。
一男子已愈,唯一眼翻出 肉如菌,三月不愈,乃伤风寒也。以生猪脂调藜芦末涂之即 愈。亦有 肉出三寸许者,尤宜用此药也。乌梅涂之亦效,但缓硫黄亦可。
一男子背患毒, 痛饮冷,发热多汗,便秘谵语。以破棺丹二丸而宁;以金银花散四剂 ,脓 之证,虽发热疼痛,情势高硕,烦渴不宁,脉若有力,饮食颇进,可保无虞,其脓一溃,诸 证悉退。多有因脓不得外泄,以致疼痛,若用败毒寒药攻之,反致误事。若有脓,急针之,
脓一出,苦楚即止。脓未成,而热毒作痛者,用解毒之药。亦有腐溃尺余者,若无恶证,投 以大补之剂,肉最易生,亦无所妨。惟岂肿不高,色不赤,不 痛,脉无力,不饮食,肿不 溃,腐不烂,脓水清,或多而不止,肌肉不生,属元气虚也。皆难治,宜峻补之。其或脓血 既泄,肿痛尤甚,脓水败臭,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泻利无度,小便如淋,乃恶证也,皆不 治。
一弱妇,外皮虽腐,内脓不溃,胀痛烦热不安。余谓宜急开之,脓一出,毒即解,痛 即止,诸证自退。待其自溃,不惟疼痛,溃烂愈深!彼不从,待将旬日,脓尚未出,人已痛 疲矣。虽针之,终不能收敛,竟至不起。一男子溃而瘀肉不腐,余欲取之,更以峻补。一妇 素弱,未成脓,大痛发热,余谓须隔蒜灸以拔其毒,令自消,皆不从,俱致不救。常治不问 日期阴阳、肿痛或不痛、或痛甚、但不溃者,即与灸之,随手取效。势未定者,先用箍药围 之,若用乌金膏或援生膏,点患处数点尤好。若头痛拘急,乃表证,先服人参败毒散一二剂 。如 痛发热脉数者,用金银花散,或槐花酒、神效托里散;如疼痛肿硬脉实者,以清凉饮 、仙方活命饮、苦参丸;肿硬木闷,疼痛发热,烦躁饮冷,便秘脉沉实者,内疏黄连汤或清 凉饮;大便已利,欲其作脓,用仙方活命饮、托里散、蜡矾丸,外用神异膏;如饮食少思或 不甘美,用六君子汤加藿香连进三五剂,更用雄黄解毒散洗患处;每日用乌金膏涂疮口处。
俟有疮口,即用纸作捻,蘸乌金膏, 入疮内。若有脓,为脂膜间隔不出,或作胀痛者,宜 用 ,用消毒与托里药相兼服之,仍用前二膏涂贴。若腐肉已离好肉,宜速去之。如脓不稠不稀 ,微有疼痛,饮食不甘,瘀肉腐迟,更用桑柴灸之,亦用托里药。若瘀肉不腐,或脓清稀,
不痛者,急服大补之剂,亦用桑木灸之,以补接阳气,解散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