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集灸膏肓法穴。四者之书。三复校正。一新板行。目是书曰针灸四书。乐与四方医士
共宝之。凡我同志留心是书。则药与针灸三者俱通。庶可进而为上医之士。亦可无负于孙真
人之垂训欤。
\x谨书以纪此本末云。至大辛亥建安静斋窦柱方序。\x



<目录>卷一\针灸门

<篇名>又序

属性:窃以久习医业。好读难素。辞理精微,妙门隐奥。古今所难而不易也。是以针刺之理,尤为
难解。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穷而通之。积有万端之广。近世指病直刺。不务法者多矣。近
有南唐何公,务法上古。撰指微论三卷。探经络之源。顺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
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又近于贞元癸酉年间收何公所作指微针赋一道。叙其首云。皆按指
微论中之妙理。先贤秘隐之枢机。复增多事。凡百余门。悉便于讨阅者也。非得难素不传之
妙。孰能至此哉。广不度荒拙。随其意韵。辄申短说。采摭群经。为之注解。广今复采难素
遗文。贾氏井荥六十首。法布经络往还。复针刺孔穴部分。钤括图形。集成一义。目之曰流
注经络井荥图歌诀。续于赋后。非显不肖之狂迷。启明何氏之用心。致验于人也。自虑未备
其善。更祈明智。仍恳续焉。常山阎明广序。



<目录>卷一\针灸门

<篇名>又序

属性:夫医者以愈疾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针。故知针者。有决病之功。立效之能。且夫学针
之士。宜审而刺之。莫纵巨瞻。妄为施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要在定孔穴以精于心。是
以取神功而应于手。信知除 见于目下。决病在于手中。是以轩岐开端。越人知要。素问隐
其奥。难经彰其妙。况为针者。岂曰小补之哉。
人受阴阳以生。一岁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节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
古神圣成天之功。立民之命,爰作针法。针某穴。疗某病。手得之。心应之。非天下之至神
孰能与于此。卢扁尚矣。此法罕传。余先人心友窦先生。以针法活人甚多。尝着八穴真
演之为论为赋。钩深索隐。披泄言蕴。后学之士。得此一卷书而熟读之者。思过半矣。余
壬辰冬。被旨来南。遍历闽中诸郡。求其所谓针法者。皆不获。旧箧中得先生之遗书。敬用
锓梓。以广其传。先生名杰字汉卿。古 肥乡人。官至太师。以医学传于世云。
\x时元贞元年燕山牛良 序。\x



<目录>卷一\针灸门

<篇名>资生经序

属性:铜人明堂。黄帝岐伯鬼臾区留以活天下后世。自隔膜透肤之妙无传。乃谓是能绝筋脉伤
血肉
至望而畏之。有疾则甘心于庸医。百药之俱试。不知病在巅者。必灸风池风府。非桂枝辈
所能攻。病在膺者。必灸刺期门。非枳实辈能下。遂至于束手无策。岂不哀哉。近世朱肱庞
安常俱为针法。许知可亦谓病当以刺愈。三衢邹握虎。以治法为歌诗韵括。圣贤活人之意。
赖以复传。今东嘉王叔权。又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列。以穴对病。凡百氏之说
切于理。以己之见。得于心者。悉疏于下。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
至是始无遗憾。传谓为人子者。不可不学医。予亲年八十。精力强健。非赖此书耶。因俾医
卫世。杰订证传见者十有八条。锓木庾司。以补惠民之缺。
\x时嘉定庚辰徐正卿序。\x



<目录>卷一\针灸门

<篇名>又序

属性:予得 澧阳吏。以图经来迓。暇日阅之。见文籍之目。有灸经焉。意其非明堂即铜人也
役以来。亲故惠书及士夫之经从者。多以印置此书为托。原其所以。乃前郡博士王君执中之
所编着也。求其版则亡之矣。岂好事者携之以去。或守藏者不谨而散逸之耶。然是经流传既
久。岂无存者。宜加搜访。竟未得之。意箧中有淮东庾使徐君正卿所刊针灸资生经。取而视之
其序引历述东嘉王叔权发明编类之功。且谓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
是始无遗憾。则知王君之用心。亦仁且至矣。所谓叔权者。其王君之字欤。一日出示医谕刘
。刘一见惊且喜曰。王君所刊。正此书也。今之刻
画精致。视昔有加。究所繇来。盖徐君尝主民曹于是。刊得此书。归而刊之耳。吁是经也。王君首刊之澧阳
今不复存。徐君继刻之海陵。其存与否又未知。版之不存。则二君之志将遂湮微。岂不惜
哉。予负丞于此。适携以偕。殆非偶然者。亟命工锓梓。以广其传。使是书得不泯绝。其于
卫生岂曰小补。
\x绍定四年赵编序。\x



<目录>卷一\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