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食其往来。
  ○续食,音嗣。)

  [疏]注“续食”至“往来”
  ○释曰:按《遗人》云:“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积。”《司仪》云:“遂行如入之积。”是续食其往来也。

  合方氏掌达天下之道路,(津梁相奏,不得陷绝。
  ○奏,采豆反,本或作凑。)

  [疏]“合方”至“道路”
  ○释曰:官名“合方氏”,当使天下和,合故通达天下道路。

  通其财利,(茂迁其有无。)

  [疏]注“茂迁其有无”
  ○释曰:按《尚书 益稷》云:“懋迁有无化居。”禹治水後,懋勉天下,徙有之无,易其居积,若材木徙川泽,鱼盐徙山林,是通其财利。

  同其数器,(权衡不得有轻重。)

  [疏]注“权衡”至“轻重”
  ○释曰:施教设治之方,先须均其度量权衡,是以天子巡守及王者新升皆为此事。故《尧曰》及《舜典》、《明堂位》皆陈数器之等。郑知此数器是权衡者,下别见度量,故知义然。

  壹其度量,(尺丈釜锺不得有大小。)

  [疏]“壹其度量”
  ○释曰:此云“壹”,即上“同”也。郑云“不得有大小”者,按《律历志》,以子黍中者九十黍,黄锺之长千二百黍,其实一,合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百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黍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是五度五量皆有大小也。

  除其怨恶,(怨恶,邦国相侵虐。)

  [疏]注“怨恶”至“侵虐”
  ○释曰:合方氏欲使人和合,故除其邦国相怨恶,即相侵伐及相虐杀之等也。

  同其好善。(所好所善,谓风俗所高尚。
  ○好,呼报反,注及下同。高,如字,刘古到反。)

  [疏]注“所好”至“高尚”
  ○释曰:按《孝经》“乐以移风易俗”,既风俗既风俗别言,则风、俗异矣。风,谓政教所施,故曰上以风化下,又云“风以动之”,是也。俗,谓民所承袭,故曰“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是也。风所高,解好;俗所尚,解善也。

  训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道犹言也,为王说之。四方,诸侯也。上下,君臣也。
  ○为,于伪反,下同。)

  [疏]“训方”至“之志”
  ○释曰:训方氏训四方美恶而向王言之,以其政事及君臣上下皆有善恶。

  诵四方之传道。(传道,世世所传说往古之事也。为王诵之,若今论圣德尧舜之道矣。故书“传”为“傅”,杜子春云:“傅当作传,书亦或为传。”
  ○传,直专反。注同。)

  [疏]“诵四方之传道”
  ○释曰:上所云政事及上下之志,知则向王道,未必诵之。此文,古昔之善道,恒诵之在口,王问则为王诵之。以其善道可传,故须诵之。

  正岁,则布而训四方,(布告以教天下,使知世所善恶。)

  [疏]注“布告”至“善恶”
  ○释曰:正岁,谓夏之建寅正月,则布告前所道所诵之事,教天下,使知世所善恶也。

  而观新物。(四时於新物出则观之,以知民志所好恶。志淫行辟,则当以政教化正之。
  ○恶,乌路反。行辟,下孟反,下匹亦反。)

  [疏]注“四时”至“正之”
  ○释曰:此训方观新物,知民善恶之情,谓若《王制》云:“命市纳贾,以知民之所好恶。志淫好僻,则当以政教化正之。”与此为类,故郑云以释经也。

  形方氏掌制邦国之地域,而正其封疆,无有华离之地。(杜子春云:“离当为杂,书亦或为杂。”玄谓“华”读为“亻瓜哨”之亻瓜,正之使不亻瓜邪离绝。
  ○华,依注音亻瓜,苦蛙反。哨,刘羊售反,沈且笑反。邪,似嗟反。)

  [疏]“形方”至“之地”
  ○释曰:形方氏主知四方土地形势,故使掌作邦国之地域大小形势,又当正其封疆,勿使相侵。
  ○注“杜子”至“离绝”
  ○释曰:王者地有亻瓜邪离绝,递相侵入不正,故今正之。亻瓜者,两头宽,中狭。邪者,谓一头宽,一头狭。云“亻瓜哨之亻瓜”者,《投壶礼》主人云“枉矢哨壶”,哨是不正之义,故读从之。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比犹亲也。《易 比 象》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疏]“使小”至“小国”
  ○释曰:此亦如上《职方氏》云“大小相维”,义同。注言“亲诸侯”,使诸使相亲,递相朝聘是也。

  山师掌山林之名,辨其物与其利害,而颁之于邦国,使致其珍异之物。(山林之名与物,若岱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