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知《论语》云“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者”者,诸亦为辞矣。

  献公揖而进之,以手通指曰揖。
  [疏]注“以手通指曰揖”。
  ○解云:盖谓揖而招之,言用拱揖,并招引近巳,若文七年传云“眣晋大夫使与公盟”,彼注云“以目通指曰眣”。眣,大结反,又丑乙反。

  遂与之入而谋曰:“吾欲攻郭,则虞救之;攻虞,则郭救之,如之何?原与子虑之。”荀息对曰:“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君何忧焉?”献公曰:“然则奈何?”荀息曰:“请以屈产之乘,屈产,出名马之地。乘,备驷也。
  ○屈,贝物反。之乘,绳证反,注及下同。
  [疏]注“屈产”至“驷也”。
  ○解云:谓屈产为地名,不似服氏谓产为产生也。

  与垂棘之白璧,垂棘,出美玉之地。玉以尚白为美。
  ○棘,一本作“蕀”音同。往,必可得也。则宝出之内藏,藏之外府;如虞可得,犹外府藏也。
  ○内藏,才浪反,注同。
  [疏]注“如虞”至“藏也”。解云:本藏下有“之”字。

  马出之内厩,系之外厩尔,君何丧焉?献公曰:“诺。虽然,宫之奇存焉,如之何?”荀息曰:“宫之奇,知则知矣,君欲言其知,实知也。
  ○厩,九又反。丧,息浪反。知则,音智,下及注同。虽然,虞公贪而好宝,见宝,必不从其言。请终以往。”於是终以往。虞公见宝,许诺。宫之奇果谏:“记曰:‘唇亡则齿寒。’记,史记也。
  ○好,呼报反。
  [疏]“虞公贪而好宝”。
  ○解云:谓立性贪贿,於宝甚也。
  ○“请终以往”。
  ○解云:请君终竟赍宝马以往,不欲令其难之。

  虞郭之相救,非相为赐。赐,犹惠也。则晋今日取郭,而明日虞从而亡尔,君请勿许也。”虞公不从其言,终假之道以取郭。明郭非虞不灭,虞当坐灭人。
  [疏]注“明郭”至“灭人”。
  ○解云:欲道序虞于晋上,令其首恶之义也。

  还,四年,反取虞。还复往,故言反。
  [疏]“还,四年,反取虞”。
  ○解云:言晋人灭郭还归,其四年反往灭虞矣。

  虞公抱宝牵马而至,荀息见曰:“臣之谋何如?”献公曰:“子之谋则巳行矣,宝则吾宝也,虽然,吾马之齿亦巳长矣。”盖戏之也。以马齿长戏之,喻荀息之年老。传极道此者,以终荀息、宫之奇言,且以为戒,又恶献公不仁,以灭人为戏谑也。晋至此乃见者,著晋、楚俱大国,后治同姓也。以灭人见义者,比楚先治大恶,亲疏之别。
  ○牵马,本又作“掔”,音同。巳长,丁丈反,注同。恶,乌路反。谑,许略反。别,彼列反。
  [疏]注“以马”至“谑也”。
  ○解云:言虽有谋,年老必昏耄不任使,故言,盖戏之。
  ○注“晋至”至“姓也”。
  ○解云:即庄十年“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是先书楚小恶而治之也。以前不见晋之小恶者,后治同姓故也。
  ○注“以灭”至“之别”。
  ○解云:以前楚灭穀、邓不书之,而先书此晋灭夏阳者,先治同姓之大恶,欲见骨肉之亲,大则诛,小则隐,故言亲疏之别耳。

  夏阳者何?郭之邑也。曷为不系于郭?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疏]“夏阳者”。
  ○解云:欲言是国,天下未有;欲言是邑,而不系国,故执不知问。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泽。江人、黄人者何?远国之辞也。桓公德盛,不嫌使微者,知以远国辞称人。
  ○贯泽,古乱反,二传无“泽”字。
  [疏]“江人、黄人者何”。
  ○解云:欲言是君,经不称子;欲言微者,得敌齐侯,故执不知问。

  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馀为莫敢不至也。晋、大于宋,不序晋、而序宋者,时实晋、楚之君不至,君子成人之美,故褒益以为遍至之辞,所以奖夫霸功而勉盛德也。江、黄附从霸者当进,不进者,方为徧至之辞。
  ○徧至,音遍,下同。
  [疏]注“江黄”至“进者”。
  ○解云:怪其不称爵矣。
  ○注“方为徧至之辞”。
  ○解云:言方为徧至之辞,故直以远国辞称人,若进而称爵,无以见徧至之义。

  冬,十月,不雨。何以书?记异也。说与前同。
  [疏]注“说与前同”。
  ○解云:即庄三十一年“冬,不雨”,传云“何以书?记异也”,彼注云“京房《易传》曰:‘旱异者,旱久而不害物也。斯禄去公室,福由下作,故阳虽不施,而阴道独行,以成万物也’。先是比筑三台,庆牙专政之应”今此亦是僖公喜於得立,委任陪臣,不恤政事,故有此罚耳,故言说与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