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复,扶又反。
  [疏]注“谓之”至“同恶”。
  ○解云:即僖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传曰“孰城之?城杞也。曷为城杞?灭也。孰灭之?盖徐、莒胁之”是也。言不知尊先圣法度者,谓杞有禹法度也。
  ○注“莒在”至“徐也”。
  ○解云:谓莒时被伐,例不得出主名,是以无由狄之。
  ○注“徐先”至“五年”。
  ○解云:即僖十五年冬,“楚人败徐于娄林”,彼注云“谓之徐者,为灭杞,不知尊先圣法度,恶重,故狄之也”是也。

  公孙敖如莒莅盟。
  八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雍,於用反。
  乙酉,公子遂会伊雒戎盟于暴。四日不能再出,不卒名者,非一事再见也。
  ○雒,音洛。暴,步报反,本又作“曝”,一音甫沃反。见,贤遍反。
  [疏]注“四日”至“见也”。
  ○解云:欲道宣元年“公子遂如齐。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传云“遂何以不称公子?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注云“卒,竟也。竟但举名者,省文耳”,言彼是一事再见,故得省文,与此异也。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复。丙戌,奔莒。不至复者何?不至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安居不肯行,故讳使若巳行,但不至还尔。即巳行,当道所至乃言复,如至黄矣。
  [疏]“不至复者何”。
  ○解云:欲言不到,经有如文;欲言实到,复有不至之称,故执不知问。
  ○注“即巳”至“黄矣”。解云:即宣八年“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是也。

  不可使往,则其言如京师何?遂公意也。正其义,不使君命壅塞。
  ○壅,於勇反。何以不言出?据庆父言出奔。
  [疏]注“据庆”至“出奔”。
  ○解云:即上闵二年九月,“公子庆父出奔莒”是也。

  遂在外也。讳使若从外奔,不敢复还者也。日者,嫌敖罪明,则起君弱,故讳使若无罪。
  ○复,扶又反。
  [疏]注“日者”至“无罪”。
  ○解云:闵二年九月,“公子庆父出奔莒”,彼注云“不日者,内大夫奔例,无罪者日,有罪者月”是也,故此作注云“日者,使若无罪矣”。内大夫奔例日者,襄二十三年“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娄”之属是也。

  <虫衆>。先是公如晋,公子遂、公孙敖比出不可使,势夺於大夫,烦扰之应。
  ○<虫衆>,音终。
  [疏]注“先是”至“之应”。
  ○解云:公子遂不可使者,即僖三十年冬,“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传云“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注云“不从公政令也。时见使如京师而横生事,矫君命聘晋,故疾其骄蹇自专,当绝之”者是。

  宋人杀其大夫司马。
  宋司城来奔。司马者何?司城者何?皆官举也。皆以官名举言之。天子有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皆三公官名也。诸侯有司徒、司马、司空,皆卿官也。宋变司空为司城者,辟先君武公名也。
  [疏]“司马者何”。
  ○解云:欲言大夫,例不官举;欲言非大夫,而经有大夫之文,故执不知问。
  ○“司城者何”。
  ○解云:欲言大夫,例不官举;欲言非大夫,司城者宋大夫之号,故执不知问。
  ○注“宋变”至“武公名也”。
  ○解云:桓六年《左氏传》文。
  ○

  曷为皆官举?据宋杀其大夫山,不官举。
  [疏]注“据宋杀”至“官举”。
  ○解云:即在成十五年秋。

  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宋以内娶,故威势下流,三世妃党争权相杀,司城惊逃,子哀奔亡,主或不知所任,朝廷久空,故但举官起其事也。大夫相杀,例皆时。
  [疏]注“子哀奔亡”。
  ○解云:即下十四年“宋子哀来奔”是也。
  ○注“大夫相杀,例皆时”。
  ○解云:正以此经及下九年“晋人杀其大夫先都”,“晋人杀其大夫士穀之属,皆不别书日月故也。知彼此是大夫相杀之经者,正以下十六年传云“大夫相杀称人”矣。

  九年,春,毛伯来求金。毛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据南季称使。
  [疏]“毛伯者何”。
  ○解云:欲言诸侯,经不书朝;欲言大夫,又不言使,故执不知问。
  ○注“据南季称使”。解云:即隐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是。

  当丧未君也。时王新有三年丧。
  [疏]注“时王新有三年丧”。
  ○解云:即去年八月“天王崩”是也。

  逾年矣,何以谓之未君?据崩在八年,逾年当即位。即位矣,而未称王也。未称王,何以知其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