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葬杞桓公。
  滕子来朝。
  莒人灭鄫。莒称人者,莒公子,鄫外孙。称人者,从莒无大夫也。言灭者,以异姓为后,莒人当坐灭也。不月者,取后于莒,非兵灭。
  [疏]注“莒称人者”。
  ○解云:从莒无大夫,即庄二十七年传“莒无大夫,此何以书”是也。
  ○注“不月者”。
  ○解云:凡兵灭者例书月,即庄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十三年“夏,六月,齐人灭遂”之属是也。今此非兵灭,故书时矣。以此言之,即知僖二年“晋灭下阳”,僖十年“狄灭温”之属,皆蒙上月矣。僖十七年“夏,灭项”,彼注云“不月者,桓公不坐灭,略小国”;僖二十六年“秋,楚人灭夔”,何氏云“不月者,略夷狄灭微国也”。以此言之,则知僖十二年“夏,楚人灭黄”,文五年“秋,楚人灭六”之属,亦是略之故也。其“卫侯毁灭邢”,“楚子灭萧”,“蔡归生灭沈”之属,皆当文自释,不劳备说。

  冬,叔孙豹如邾娄。
  季孙宿如晋。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曷为不言莱君出奔?据谭子言奔。
  ○曷为,于伪反。
  [疏]注“据谭子言奔”者。即庄十年“齐师灭谭,谭子奔莒”是也。国灭,君死之,正也。明国当存。不书杀莱君者,举灭国为重。
  ○重,直用反。

  [疏]注“不书”至“为重”。
  ○解云:欲决定四年“四月,庚辰,蔡公孙归生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文也。彼注云“不举灭为重,书以归杀之者,责不死位也”是也。

  七年,春,郯子来朝。
  ○郯,音谈。
  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小邾娄子来朝。
  城费。
  ○费,音秘。
  秋,季孙宿如卫。
  八月,<虫衆>。先是郯、小邾娄来朝,有宾主之赋,加以城费,季孙宿如卫,烦扰之应。
  ○<虫衆>,音终,一音锺。
  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
  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鄬。
  ○鄬,于委反,《字林》:凡吹反。郑伯髡原如会,未见诸侯。丙戍,卒于操。操者何?郑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据陈侯鲍卒不地。
  ○髡原,苦门反,《左氏》作“髡顽”。操,七报反,一音七南反,《左氏》作“鄵”。
  [疏]“郑伯髡顽如会”者。
  ○解云:正本作“顽”字,亦有一本作“原”字,非也。
  ○“操者何”。
  ○解云:欲言郑邑,封内不地;欲言外邑,文不系外,故执不知问。其“鄵”字者,非正本也。
  ○注“据陈”至“不地”。
  ○解云:即桓五年“正月,甲戍,已丑,陈侯鲍卒”,传曰“曷为二日卒之?怴也。甲戌之日亡,已丑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是封内卒不地者,故据而难之。

  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孰弑之,其大夫弑之。曷为不言其大夫弑之?据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书。
  ○杀也,音试,下及注皆同。
  [疏]注“据郑”至“夷书”。
  ○解云:在宣四年夏六月书者,谓书大夫名氏矣。

  为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据归生弑君,不为中国讳。
  ○为中,于伪反,下及注皆同。郑伯将会诸侯于鄬,其大夫谏曰:“中国不足归也,则不若与楚。”郑伯曰:“不可。”其大夫曰:“以中国为义,则伐我丧。”据城虎牢事。
  [疏]注“据城虎牢事”者。
  ○解云:上二年经云“遂城虎牢”,传云“虎牢者何?郑之邑也。其言城之何?取之也。取之,曷为不取之?为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讳伐 丧也”是也。

  以中国为彊,则不若楚。言楚属围陈,不能救。
  ○属,音烛。
  [疏]注“言楚”至“能救”。
  ○解云:即上文云“楚公子贞帅师围陈”,终无救文是也。

  於是弑之。由中国无义,故深讳使若自卒。
  ○由,音祸。郑伯髡原何以名?据陈侯如会不名。
  [疏]注“据陈”至“不名”。
  ○解云:即僖二十八年五月,“公会晋侯”以下“于践土。陈侯如会”是也。

  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舍,昨日所舍止处也。以操定邑,知伤而反也。未见诸侯,尚往辞,知未至舍也。云尔者,古者保辜,诸侯卒名,故於如会名之,明如会时为大夫所伤,以伤辜死也。君亲无将,见辜者,辜内当以弑君论之,辜外当以伤君论之。
  ○处,昌虑反。见辜,贤遍反。
  [疏]注“以操定邑知伤而反也”者。
  ○解云:正以操是郑邑,操本去鄬弥远,是以知其见伤而还。
  ○注“未见诸侯”至“舍也”者。
  ○解云:凡言未见者,有欲见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