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子之庶兄。札者,冠且字也。礼,天子庶兄冠而不名,所以尊之”是也。
  ○注“上大夫”至“是也”。
  ○解云:隐元年“祭伯来”,传云“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是也。
  ○注“盛德”至“是也”。
  ○解云:宣十七年“公弟叔肸卒”,彼注云“称字者贤之。宣公篡立,叔肸不仕其朝,不食其禄,终身於贫贱,故孔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之谓也”是。
  ○注“老臣”至“不宜”。
  ○解云:渠是其名,而言不名者,谓计其官爵之时,实合氏宫名而且字,但以其年老,故兼称伯,示有不名之义也,故知之矣。

  五年,春,正月,甲戌,已丑,陈侯鲍卒。曷为以二日卒之?忄戌也。忄戌者,狂也。齐人语。
  ○忄戌,呼述反,狂也,齐人语。甲戌之日亡,已丑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君子,谓孔子也。以二日卒之者,阙疑。
  [疏]注“君子”至“阙疑”。
  ○解云:正以哀十四年传云“君子曷为为《春秋》”故也。

  夏,齐侯、郑伯如纪。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据蔡侯东国卒于楚,不言如也。
  [疏]注“据蔡”至“如也”。
  ○解云:在昭二十三年夏也。案襄二十六年“许男甯卒于楚”,在蔡侯之前而不据之者,科取一以当之,不以后见义,或者正以蔡是大国,齐之类,故取之。

  离不言会。
  [疏]时纪不与会,故略言如也。《春秋》始录内小恶,书内离会;略外小恶,不书外离会。至所闻之世,著治升平,内诸夏而详录之,乃书外离会。嫌外离会常书,故变文见意,以别嫌明疑。
  ○与,音预。治,直吏反。见意,贤遍反,下文注并同。别,彼列反。

  [疏]注“书内离会”者。
  ○解云:即隐二年“公会戎于潜”是也。
  ○注“不书外离会”者。解云:即此文变会言如是也。
  ○注“乃书外离会”。
  ○解云:即宣十一年“晋侯会狄于攒函”是也。
  ○注“嫌外”至“明疑”。
  ○解云:若不载此事,以略言如,则嫌所传闻之世,合书外离会,但遇无之而已,故曰嫌外离会常书也。故书而变其文,见所传闻之世,不书外离会之意,故曰变文见意也。所以别其嫌而明其疑,故曰以别嫌明疑也。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仍叔之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仍叔之子何?据宰渠氏官,武氏子不称字,又不加之。尹氏不称子。
  [疏]“仍叔之子者何”。
  ○解云:欲言大夫,而文言之子;欲言未仕,而天王使之,故执不知问。
  ○注“据宰渠氏官”。
  ○解云:即上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是也。
  ○注“武氏”至“加之”。
  ○解云:即隐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是也。
  ○注“尹氏不称子”。
  ○解云:即隐三年“夏,四月,辛卯,尹氏卒”是也。

  讥。何讥尔?讥父老,子代从政也。礼,七十县车致仕。不言氏者,起父在也。加之者,起子辟一人。
  ○县,音玄。
  [疏]注“礼十县舆致仕”。
  ○解云:案《春秋说》文。谓之县舆者,《淮南子》曰:“日至於悲谷,是谓脯时;至於渊隅,是谓高春;至於连石,是谓下春;至於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舆。”旧说云日在县舆,一日之暮;人年七十,亦一世之暮,而致其政事於君,故曰县舆致仕也。亦有作“车”字者。
  ○注“不言”至“在也”。
  ○解云:言仍氏子,则与武氏子文同,嫌亦无父,故曰起父在。
  ○注“加之”至“一人”。
  ○解云:若言仍叔子,则与僖三十三年百里子与蹇叔子之类是一人,故曰加之者,起子辟一人。

  葬陈桓公。不月者,责臣子也,知君父有疾,当营卫,不谨而失之也,传曰“葬,生者之事”。
  [疏]注“不月”至“之也”。
  ○解云:正以卒日葬月,乃是大国之例,今书时,故决之。
  ○注“传曰”至“之事”。解云:隐十一年传文。

  城祝丘。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其言从王伐郑何?据河阳举王狩,别出朝文,文不连王,王师不道所加。
  ○从王,如字,又才用反,下及注同。
  [疏]注“据河”至“连王”。
  ○解云:僖二十八年“冬,公会晋侯”以下“于温。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彼举王狩,此不举之;彼别出公朝之文,其文不连上王,今言从王伐郑,经连王言之,故难之。或者上会于温,诸侯之文连王言之。
  ○注“王师不道所加”。
  ○解云:成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不道伐某,今言伐郑,故难之。

  从王正也。美其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