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若微者,不没公。言齐人者,公可以见齐微者,至於鲁人皆当复雠,义不可以见齐侯也。
  ○以见,贤遍反,下同。
  [疏]注“礼父”至“巿朝”。
  ○解云:皆出《曲礼》上篇与《檀弓》上篇,何氏差约而为此言也。《檀弓》云“从父昆弟之雠”,故此何氏以九族言之。《曲礼》云“交游之雠”,故此何氏以朋友言之。定四年传云“朋友相卫,古之道也”,义亦通於此。郑氏云“交游或为朋友”是也。

  前此者有事矣,溺会齐师伐卫是也。
  [疏]注“溺会”至“是也”。
  ○解云:在上三年春。后此者有事矣,师及齐师围盛是也。

  [疏]注“师及”至“是也”。
  ○解云:在庄八年夏。

  则曷为独於此焉讥?於雠者,将壹讥而已,故择其重者而讥焉,莫重乎其与雠狩也。狩者上所以共承宗庙,下所以教习兵行义。
  ○共,音恭。於雠者则曷为将壹讥而已?雠者无时焉可与通,通则为大讥,不可胜讥,故将壹讥而已,其馀从同同。其馀轻者从义与重者同,不复讥,都与无雠同文论之,所以省文,达其异义矣。凡二同,故言同同。
  ○胜,音升。复,扶又反。
  [疏]注“其馀”至“者同”。
  ○解云:谓皆是与雠交接矣。
  ○注“不复”至“论之”。
  ○解云:谓更无贬文矣。
  ○注“所以”至“义矣”。
  ○解云:一则省文,二则达其异义矣。其异义者,围盛不称公者,讳其灭同姓;溺会齐师伐卫不称氏者,见未命大夫故也。若不省文,无以见此义,故曰所以省文,达其异义矣。
  ○注“凡二同,故言同同”。
  ○解云:轻者不讥,见与重者同,一同也;都与无雠同文论之,一同也;故曰凡二同矣。考诸古本,传及此注“同”字之下,皆无重语。有者衍文,且理亦宜然。

  五年,春,王正月。
  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秋,倪黎来来朝。倪者何?小邾娄也。小邾娄国。
  ○倪,五兮反,二传皆作“郳”。黎来,力兮反。小邾娄,力居反,二传亦无“娄”字。
  [疏]“郳者何”。
  ○解云:欲言是国而言名,欲言非国,经言来朝,故执不知问。

  小邾娄则曷为谓之倪?未能以其名通也。郳者,小邾娄之都邑。时未能为附庸,不足以小邾娄名通,故略谓之倪。黎来者何?名也。其名何?据僖七年称子。
  [疏]注“据七年称子”。
  ○解云:即僖七年“夏,小邾娄子来朝”是也。

  微国也。此最微,得见者,其后附从齐桓,为僖七年张本文。
  ○见,贤遍反。为僖,于伪反,下文注同。
  [疏]注“此最”至“本文”。
  ○解云:时未能为附庸,故谓之最微矣。言为僖七年张本文者,即彼注云“至是所以称爵者,时附从霸者朝天子,旁朝罢,行进,齐桓公白天子进之,固因其得礼,著其能以爵通”是也。

  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此伐卫何?纳朔也。曷为不言纳卫侯朔?据纳顿子于顿言纳,下朔入公入致伐,齐人来归卫宝,知为纳朔伐之。
  [疏]注“据纳顿子于顿言纳”。
  ○解云:即僖二十五年“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是也。
  ○注“下朔入公入致伐”。
  ○解云:即下六年“卫侯朔入于卫”,“公至自伐卫”是也。然则“卫侯朔入于卫”之下,即言“公至自伐卫”,亦一隅也。
  ○注“齐人来归卫宝”。
  ○解云:即下六年“冬,齐人来归卫宝”是也。辟王也。辟王者兵也,王人子突是也。使若伐而去,不留纳朔者,所以正其义,因为内讳。

  六年,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卫。王人者何?微者也。子突者何?别何之者,称人序上。又僖八年王人不称字,嫌二人。
  [疏]“王人者何”。
  ○解云:欲言微者,书其美字;欲言其贵,连人言之,故执不知问。
  ○“子突者何”。
  ○解云:称字尊卑未分,故执不知问。
  ○注“别何”至“二人”。
  ○解云:所以不言王人子突者何,而别何之者,正以称人,序在子突之上。又僖八年“公会王人”以下“于洮”,单称王人,不称字,问者之意,嫌此王人与子突别人,故别何之。然则言嫌二人者,犹言疑二人矣。

  贵也。贵子之称。
  ○称,尺证反。贵则其称人何?据王子瑕不称人。本当言王子突,示诸侯亲亲以责之也。
  [疏]注“据王子瑕不称人”。
  ○解云:即襄三十年夏,“王子瑕奔晋”是也。
  ○注“本当”至“之也”。
  ○解云:言王子则是王之亲亲,所以责诸侯违王命之深。

  系诸人也。曷为系诸人?据不以微及大。
  [疏]注“据不以微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