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
   鲁求平于齐,公疾,季孙往受盟,齐侯弗许,不与大夫盟也。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
   自二月至五月不视朔,公疾也。余说见六年「闰月不告月」下。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
   左氏谓「公使襄仲纳赂于齐侯」,乃得盟。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文公母声姜也。
  毁泉台。
   据左氏谓「有蛇自泉宫出」,故毁之,此未可知。若其谓蛇「如先君之数」,则涉附会矣。
  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冬十有一月宋人弒其君杵臼。
   弒书「宋人」,必其传闻不实,故不书主名也。
  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国语谓赵盾为之主,近是,然则不足为讨逆之师矣。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齐侯伐我西鄙。
   盟矣,复畔。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
   服于齐也。
  诸侯盟于扈。
   即前盟扈之诸侯。
  秋,公至自谷。冬,公子遂如齐。十有八年春王正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薨于台下」,非正也。
  秦伯罃卒。夏,五月戊戌,齐人弒其君商人。
   商人,弒君者,既为君,则称「君」矣,岂有贬法哉?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
   文公夫人出姜生太子,妾敬赢生宣公,仲遂欲癈太子而立宣公,故与得臣如齐谋之。
  冬十月,子卒。
   仲遂遂弒太子。未踰年称「子」,书「卒」,为国讳也。
  夫人姜氏归于齐。
   出姜子被弒,兹大归也。仲遂诬之以罪而出,故谓之出姜,左氏谓之「哀姜」,非也。庄公夫人已谥,不当更有「哀姜」之称。
  季孙行父如齐。
   行父亦与闻乎弒者也,故夫人归,亦如齐,死夫人之愬己也。然齐惠亦为弒君者所立,方喜于亲鲁,出姜乃其兄孝公之女,何暇顾之哉?而行父亦因以为请昏纳田之举矣。自是三家专鲁,而季氏为尤甚。
  莒弒其君庶其。
   弒君书国,传闻不实,阙疑之意。
  
  春秋通论卷九
  新安首源姚际恒
      宣公文公庶子,母敬嬴,在位十八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踰年即位,故书。
  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未?而娶也,直书之而其恶自见。称「妇」,有姑之辞也,称「妇姜」与「妇姜氏」,无例。
  夏,季孙行父如齐。
   拜昏也。
  晋放(「放」,二本原作「杀」,今据经文改。)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左氏谓「讨不用命」,谓河曲之战也,然已七年矣,岂至此时始讨乎?
  公会齐侯于平州。
   公新立,结成于齐,大夫为之也。
  公子遂如齐。
   拜平州之成也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书「齐人取」,而鲁之愿纳自见。盖鲁君臣以赂深结齐也,而齐之贪以党恶亦见矣。
  秋,邾子来朝。
   邾近属齐,今以齐、鲁结好,故复朝鲁。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郑从楚伐国。
  晋赵盾帅师救陈。
   左氏谓「救陈、宋」,而经止书「陈」。盖楚侵宋必越陈,故救陈则宋亦解,此经所以不书救宋也。
  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赵盾救陈,次于棐林,四国之君会之伐郑。平心观之,初无褒贬于其间。
  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穿,盾之党也,书「帅师侵崇」,见赵氏之积强,而弒逆有由矣。
  晋人、宋人伐郑。
   前晋合三国伐郑,以为宋也,今不复合三国而独与宋伐郑。
  二年春王正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此郑宋,而宋独与郑战也。宋败矣,晋无功焉。
  秦师伐晋。
   报崇之役也。秦、晋息争七年,兹赵穿始为启衅,故晋灵益愤之矣。
  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为宋报大棘之役。赵盾主之,亦名焉而已。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弒其君夷?。
   经书「赵盾弒」,则赵盾弒矣,即使赵穿弒,亦赵盾弒矣。古来弒君者,岂必皆手刃乎?固不必待前人之驳而后知之矣。左氏之言原不可尽信,今惟以二端言之。鉏麑将触槐而死之言,谁闻之?而谁录之乎?一也。所载仲尼之言,如曰「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苟以盾为良大夫,必不书其「弒君」,今书其「弒君」,必不称为良大夫,且云「为法受恶」者,盖以春秋所书「弒君」,则盾受弒君之恶名也,若然,何不不书赵盾弒君,而作此自缚自解之叹乎?至于「越境乃免」之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