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受郑易探赜索隐妙尽幽微诗书三礼文义该洽魏武定初贡孝亷策居上第解褐四门愽士皇建中转加中散大夫每为人占筮小大必中但用爻辞彖象以辨吉凶易占之属都不经口注易一部行于世
  何氏[妥]周易讲疏 隋志十三卷[北史三卷] 佚
  北史何妥字栖鳯西城人入周仕为太学愽士封襄城县男文帝受禅除国子愽士加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公出为龙州刺史以疾请还诏许之寻为国子祭酒卒官谥曰肃撰周易讲疏三卷孝经义疏二卷并行于世
  王氏[通]赞易 十卷 佚
  杜淹曰文中子续诗书正礼乐修玄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门人自逺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
  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征太原温大雅颍川陈叔逹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
  王谠曰文中子隋末隐于白牛溪着王氏六经北面授学者皆时伟人国初多居佐命之列而王氏六经卒不传至元和初刘禹锡撰宣州观察使王赟碑盛称文中子能昭明大道以大中立言游其门者皆天下俊杰自余士大夫拟议及史册未有言文中子者司马光补传曰王通字仲淹河东龙门人受书于东海李育受诗于会稽夏玙受礼于河东关朗受乐于北平霍汲受易于族父仲蕐仁寿三年西入长安献太平十二策帝不能用罢归寻复征之焬帝即位又征之皆称疾不至专以教授为事乃着礼论二十二篇乐论二十篇续书百有五十篇续诗三百六十篇玄经五十篇赞易七十篇谓之王氏六经大业十年尚书召通蜀郡司户十一年以著作郎国子愽士征皆不至十四年病终于家门人谥曰文中子
  黄震曰文中子之书以易老并言以释老与儒为三教葢亦六朝流俗耳
  王应麟曰王通仲淹赞易七十篇赞易道以申先师之旨
  吴师道曰程子曰王通隐徳君子也其言为人傅会不可谓全书论其粹处非荀杨所及续经之类皆非其作朱子极论续经之僭而又曰至于假卜筮象论语而强引唐初文武名臣以为弟子是乃福畤之所为而非其意二先生所以论王氏者当矣愚尝观韩子送王含序谓读醉郷记悲其托于昏冥以逃不遇圣人为之归者以为绩葢通之弟通之学以尊孔氏与韩同科何以无一言及之称醉郷之文辞而续经中说乃反不道耶因是而思福郊福畤与其门人既傅会成书当时耳目犹近故藏于家而不敢出意数世之后殆不复有辨之者故刘禹锡李翱始举其名二人与韩同时而韩独未见葢其传犹未广唐季皮日休司空图好之而始章其出没隐显之故可知矣然其岁月事实抵牾乖刺终不足以揜后世之耳目也夫子之于亲弟子之于师其所以尊崇褒美之者固无不极其至然当以诚心不欺为主虚美诬辞岂所以为爱哉不惟自陷于妄伪而反为父师之累至有不信其真有是人者郊畤门人之罪可胜诛哉因书之以为世戒
  杨时乔曰诸儒谓文中子之易出于关朗自言赞易道以申先师之志所赞者亦易之末节尔不知易理故也
  陆世仪曰世之论文中子者多不同有极诋之者有极称之者其言皆不平惟程子谓王通隐徳君子当时言语后来为人傅会其粹处殆非荀杨所及若续经之类皆非其所作此为至当不易之论
  王氏[又玄]周易注 唐志十卷 佚
  王氏[凯冲]周易注 唐志十卷 佚
  侯氏[果]易说 佚
  王应麟曰朋盍簪簪疾也至侯果始有冠簪之训晁景迂云古者礼冠未有簪名
  虔氏[薛]周易音注 佚
  胡一桂曰虔薛音注见陆徳明引
  临氏[孝恭]孔子马头易卜书 一卷 佚
  隋书艺术传临孝恭京兆人明天文算术高祖甚亲遇之今考定阴阳官至上仪同
  何氏六象论[以下失名] 一篇 佚
  玉海何襄城为六象之论曰实象曰假象曰偏象曰圆象曰义象曰用象萧氏难之不取偏象圆象而立四象之论
  谢氏周易注 七录八卷 佚
  庄氏易义 佚
  按庄氏易解正义屡引之其论彖曰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凡有一十二体孔氏称其理密所诠巽卦谓得正旨刘瓛分系辞下为十二章庄氏定为九章正义从之至于释豫利建侯行师谓建侯即元亨行师即利贞孔氏以屯元亨利贞文后别云利建侯以庄氏为非是
  又按正义所引庄氏说每与禇仲都同惟王弼注恒而亨以济三事褚氏为三事为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庄氏谓三事无咎一也利二也贞三也意见不同
  傅氏周易注 隋志十三卷[启蒙翼传作十四卷] 佚
  按释文泰初九引傅氏注彚古伟字美也贲卦辞引傅氏注贲古斑字文章貌萃初六引傅氏注一握作渥
  卢氏周易注 隋志十卷 佚
  范氏周易音 隋志一卷 佚
  颜氏周易立成占 隋志三卷 佚
  颜氏周易孔子通覆决 隋志三卷 佚
  郑氏易脑经 隋志二卷 佚
  晋易髓 八卷[今止存二卷] 阙
  冯椅曰前志无之中兴得于民间题晋人撰
  周易杂论 七录十四卷 以下俱佚
  周易问 隋志二十卷[唐志十卷]
  拟周易义疏 七录二十卷
  周易文句义 隋志二十卷
  按此疑即梁蕃书
  周易新图 七录一卷
  周易谱 隋志一卷
  周易杂占 隋志十三卷[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