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
  易要决 隋志二卷[七录三卷]
  周易新林 隋志一卷[又二卷]
  周易林 隋志十卷[七录三十三卷]
  易赞林 隋志二卷
  易立成 隋志四卷
  神农重卦经 隋志二卷
  文王幡音 隋志一卷
  易三备 隋志三卷[又一卷]
  郑樵曰上备言天文中备卜筮下备地理
  宋志题孔子师徒所述葢依托也
  易占 隋志三卷
  易射覆 隋志二卷[又一卷]
  易林要决 隋志一卷
  周易厯 隋志七卷
  周易初学筮要法 七录一卷
  易厯决疑 隋志二卷
  周易卦林 隋志一卷
  易新图序 隋志一卷
  易通綂图 隋志二卷[又一卷]
  易綂卦验玄图 隋志一卷
  易八卦斗内图 隋志二卷[又二卷]
  周易八卦五行图 七录一卷
  周易斗中八卦絶命图 七录一卷
  周易斗中八卦推游年图 七录一卷
  周易髓脑 隋志二卷
  周易分野星图 隋志一卷
  
  经义考卷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十三
  魏氏[征]周易义 六卷 佚
  旧唐书魏征字玄成巨鹿曲城人李密召典书记窦建徳署为起居舍人隐太子引直洗马太宗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拜諌议大夫迁秘书监代王珪为侍中加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特进知门下事拜太子太师薨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按是书新旧唐志均不载葢即史证口诀义惟因荆南田镐藏书目误云魏郑公撰而绍兴中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亦载之昭徳晁氏郡斋读书志已紏其谬矣今仍着于录虑洽闻者擿其阙漏也
  孔氏[颕逹]等周易正义 旧唐志十四卷[中兴书目同新唐志作十六卷] 存
  新唐书传孔颕逹字仲逹冀州衡水人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愽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加散骑常侍爵为子久之拜祭酒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初颕逹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谈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愽然其中不能无谬冗愽士马嘉运较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愽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志国子祭酒孔颕逹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太学愽士马嘉运太学助教赵干叶王谈于志宁等奉诏撰四门愽士蘓徳融赵弘智覆审
  崇文总目唐太尉长孙无忌与诸儒刋定宋朝端拱初国子祭酒孔维等奉诏是正其言主申王学云
  颕逹序曰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雨施效四时以生万物若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故王者动必则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其性行必恊阴阳之宜不使一物受其害故能弥纶宇宙酬酢神明宗社所以无穷风声所以不朽非夫道极玄妙孰能与于此乎斯乃乾坤之大造生灵之所益也若夫龙出于河则八卦宣其象麟伤于泽则十翼彰其用业资九圣时歴三古及秦亡金镜未坠斯文汉理珠囊重兴儒雅其传易者西都则有丁孟京田东都则有荀刘马郑大体更相祖述非有絶伦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罕能及之江南义疏十有余家皆辞尚虚玄义多浮诞原夫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至于垂范作则便是有而教有若论住内住外之空就能就所之说斯乃义渉于释氏非为教于孔门也既背其本又违于注至若复卦云七日来复并解云七日当为七月谓阳气从五月建午而消至十一月建子始复所歴七辰故云七月今按辅嗣注云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则是阳气剥尽之后凡经七日始复但阳气虽建午始消至建戌之月阳气犹在何得称七月来复故郑康成引易纬之说建戌之月以阳气既尽建亥之月纯阳用事至建子之月阳气始生隔此纯阴一卦卦主六日七分举其成数言之而云七日来复仲尼之纬分明辅嗣之注若此康成之说遗迹可寻辅嗣注之于前诸儒背之于后考其义理其可通乎又蛊卦云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辅嗣注云甲者创制之令又若汉世之时甲令乙令也辅嗣又云令洽乃诛故后之三日又巽卦云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辅嗣注云申命令谓之庚辅嗣又云甲庚皆申命之谓也诸儒同于郑氏之说以为甲者宣令之日先之三日而用辛也欲取改新之义后之三日而用丁也取其丁宁之义王氏注意本不如此而又不顾其注妄作异端今既奉勑删定考察其事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蕐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其文简其理约寡而制众变而能通仍恐鄙才短见意未周尽谨与朝散大夫行大学愽士臣马嘉运守大学助教臣赵干叶等对共叅议详其可否至十六年又奉勑与前修疏人及给事郎守四门愽士上骑都尉臣蘓徳融等对勑使赵弘智覆更详审为之正义凡十有四卷庻望上裨圣道下益将来故序其大略附之卷首尔
  欧阳修曰于志宁撰孔颕逹碑质于唐书列传字有不同传云字仲逹碑云字冲逺可以正传之谬
  张唐英曰颕逹周易正义发明三圣之旨通贯万化之藴其亦深于易乎
  陈振孙曰序云十四卷馆阁书目亦云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