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
  經名:洞玄靈寶齊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南朝宋道士陸脩靜撰。言靈寶齋戒科儀要旨。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
  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
  爝光齋外說
  陸脩靜撰。齋集先於私房,燒香束帶說之。
  爝光者,猶莊子所謂爝火也,為光之微者。原夫齋法至精,而行者常麤,實五濁垢障,深蒙難啟。如處曲穴,非太陽所照,延引幽闇者,宜以燈燭之明。今以爝光,斯之謂也。皆標齋經大旨,舉法體近要,意以約束麤猥,示導玄徹。又若匠之選木,斜曲甚者,未近繩墨,要先裁其外,然後加以成規。愧乎余之鄙拙,乃至此之繁蕪。或由木理叉,難為師工邪。此法造齋醮,先於私房說之,束帶香火如法。
  夫齋,當拱默幽室,制伏性情,閉固神關,使外累不入。守持十戒,令俗想不起。建勇猛心,修十道行。堅植志意,不可移拔。注玄味真,念念皆浄,如此可謂之齋。
  一香湯沐浴,以精神氣使五體清潔,九孔鮮明。衣服悉浄,內外芳馨。延降高真,視接虛靈故也。
  二廢棄世務,斷俗因緣,屏隔內外,蕭然無為,形心閑靜,注念專精。
  三中食絕味,挫割嗜慾,使盈虛得節,臟腑調和,神氣清夷,含養元泉。
  四謹身正服,齋整嚴肅。捨離驕慢,無有怠替。禮拜叩搏,每事盡節。
  五閉口息語,不得妄言。調聲正氣,誦詠經文。開悟人鬼,會感仙聖。
  六滌除心意,不得邪想。調伏六根,盪滅三毒。存神思真,通洞幽微。
  七燒香奏煙,鳴鼓召神。上聞三清,普宣十方。
  八懺謝罪咎,請乞求願。心丹至誠,謙苦懇惻。
  九發大慈悲,愍念一切灾厄惱難,咸願度脫。生死休泰,無復憂苦。
  十進止俯仰,每盡閑雅,更相開導,言止於道,不得離法。覺有跌誤,便即踰失,稽顙懺悔。
  所謂靈寶自然無上齋者。靈者,神也。微妙之功,出於思議之表,變化無窮,故謂之靈也。寶者,一也。是三才所得,而清寧貞也。既不可失,故謂之寶。若抱之不離,則萬福自臻,違之俄頃,則灾禍亂集。吉凶利害,得失所由,無有能使之然,亦無能使之不然,是以謂之自然。周濟五道,度脫一切,絕滅生死,超逸三界,故謂之無上。夫人體非聖真,而處身五濁,三尸強盛,內生攻賊,九竅四關,各有所趣,施為之向,動入死地,致傷天年,命不終天壽,犯惡為非,結罪幽司。故居世轗軻,人道不休,飢寒窮賤,疾病刑罰,灾害所纏,凶禍所集,命過之後,方履苦難。是故太上天尊,開玄都上宮紫微玉笈,出靈寶妙齋。以人三關躁擾,不能閑停,身為殺盜淫動,故役之以禮拜;口有惡言,綺妄兩舌,故課之以誦經;心有貪欲嗔恚之念,故使之以思神。用此三法,洗心淨行。心行精至,齋之義也。廣願善念,以弘福業。持戒之心,當如墜井把綆,不可乍失。務法之意,如壅崩堤,不可閒惰。習念之情,如種良田,無有厭足。一日一夜,奉戒尊法,孜孜不倦,則感通太玄,真靈降集,三尸竄滅,眾魔摧伏,如此之願,願無不獲,志無不尅也。
  夫聖世難遭,經法難聞,良時難值,明師難遇。諸賢前生,並有大福,致慶會今身,得值三寶,聞見法音,好尚清虛,餐納靈味,皆已玄名帝圖,金書玉籙,為天堂之福賓,太上之仙客。今又擢身法座,服膺法軌,已有善始,何不克終。當共堅持心志,與懈怠競,稟承法訓,念為妙行,努力勵誠,勿計疲勞,一日精進,歷世受福。人命危險,四大難保,百年倏忽,何足為多。如使衰老奄至,眼暗耳聾,加以眾疾,痛惱相纏,眠坐呼吸舉動,須人氣力。如是當復能道業精進,預此法座以不。一失善緣,後會何期,沉溺窮道,悔恨何益。想思此言,各為身計,相與勉勵,共濟厄難。
  夫人先身有重罪惡對,則為廕蓋所裹,六蔽不開,心意曲狹,氣性逆戾,迷著五欲,莫窺其外。甘肥聲色,取快目前。憎善嫉賢,甚若怨讎。如此之人,在所墮向,與惡為緣,終不與經教相遇,遇亦不信。見人敬順道法,乃謂妖妄,咸共誹笑。夫聾者不聞韶武,瞽者不覩白黑,豈言已病哉。縱有善識,強相牽挽,既非本性,迴生悔心,背真向偽,追逐精邪。夫歡樂暫過,憂苦延長。斯輩皆以三塗為歸道,地嶽為居家,永淪幽夜,不覩三光,抱銅柱,履刀山,循劍樹,入鑊湯,吞火食炭,終劫無脫。縱更受生,墮六畜形,身被屠割之酷,魂困三惡之中,往反流曳,可不哀哉。
  法燭敘
  陸脩靜撰。建齋暮始,就燒香宿啟,未思神前,東向說之。
  法燭。法者,規矩之謂,總稱曰法。規圓矩方,萬物從之,得正者也。燭者,有光之物,佐月輔日,開昏朗闇,用其明,得有所見也。邪曲無法,則無以自正,用法無明,則莫見得失。欲正不可無法,用法不可無明。自定不可不齋,齋不可無此書。此書為之法燭,乘之以游道藏,故尅獲於真寶也。
  夫萬物以人為貴,人以生為寶。生之所賴,唯神與氣。神氣之在人身,為四體之命。人不可須臾無氣,不可俯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