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戶之神名平靜,字法王。玉閤,則《黃庭》謂之玉堂是也。三萬六千關節,根原本始,一時生神。已上莫非一身之神也,陽神一萬八千為外景,陰神一萬八千為內神,合而為三萬六千,可謂至貴無倫矣。人知其神而神,可與造化遊於無朕,不知其神而神,則終身役役,不見其成功,可不為大哀哉。
  九過為一遍,一遍周竟,三界舉名,五帝友別,稱為真人。十遍通氣,制御萬靈,魔王保舉,列上諸天。百遍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千遍通靈,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束西。萬遍道備,馳騁龍駕,白日登晨。
  言道者莫先於陰陽,言陰陽者叉求於通變。吾之一身,位乎兩問,其生與天地並,其數與陰陽通。前後相繼,高下相續,利故無常,終始不一,相濟相生,相制相治,無非一氣也。苟知變通,則造化有可易之理,其於坐在立亡而為過。當經以九過為一遍,十遍通氣,百遍通神,千遍通靈,萬變道備,方可登晨。然誦經之數,叉取於九者。九為陽極,物極則變。身有九官,外有九竅,天有九天,下列九壘,丹有九轉,法有九成。七八者,陰陽之推,六九者,陰陽之究,推不變而究則變也。至於九過,而三關五藏、六腑九官,處處生神,備足於三萬六千,此非牽合演成三萬六千之數,乃氣氣通變,自然而然也。如誦經一過,便見胞原宣通。通之一字,已見於此,苟不能通之,則此身與塊土何異,安得坐在立亡。是以十遍通氣,氣結為神,百遍通神,神生則有靈,千遍通靈,靈則變通盡利,鼓舞盡神,方可會道。所以萬遍道備,白日登晨,三界舉名,名書上天,信矣。五帝友別,稱為真人。既為五帝之友,則位與五帝並,何故又稱為真人。蓋同門為友,而友別者,又分別,當令入何等地。如《 黃帝四十四方經》 載:凡讀太丹隱書、金華洞房,及雌一寶章者,便得稱為三洞法師及元景真人。真人之位配帝一高仙洞玄法師,上景真人位配九官上仙大夫,今依《 四十四方經》 便得為三天法師、太上真人,位准太極仙卿是也。魔王保舉,初則試之,功成則保舉之。坐致自然者,能致六甲之行廚是矣。太一度符,元君受生者。然太一有五神,捧符五籍,皆上清帝君混合之道,求長生神仙之訣。按五符以白紙青書,可以本命之日書之,盛以錦囊,帶之長生不死。元君則女子得道之號,所以大道有雌一之神,指此也。饉按《 大有妙經》 人首有九官。玉帝官有玉清神母居之,天庭官有上清真女居之,極真官太極帝妃居之,太皇官太上君后居之。此四官乃天元始生之陰官,元氣未立,五正未聞,混化萬物,天地得存,皆由於此四真也。不知雌真之內名,則萬不得仙。此之四官,人皆有之,若不修行,真官空矣。令至百遍,其神自生,故《 黃庭》 日:瓊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當中立是也。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束西者。此乃守三一之法也。既至千遍,何往不通,所謂殊途同一會要終。饉按《 上清明堂玄丹真經》 :若道士行太上召三一守形之法,服符五年,得與真人相見,九年通靈徹視,坐在立亡,役使六丁,天給玉童玉女各一十二人,乘雲駕龍,遊宴玉官,至於登晨,能事畢矣。晨者,乃雞鳴之時也。饉按太玄帝君洞玄經呪曰:舉身登晨白日升。天中為白日,雞之始嗚為登晨。是以存太一混合,多用此時,乃生氣時也。《黃庭經》曰:羽服一整八風驅,控駕三素乘晨霞。豈不快哉。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上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中
  綿州沖虛觀道士王希巢隱賢解
  元始天尊時靜處閑居,偃息雲宮黃房之內,七寶帷中,熙夷養素,空碧鍊真,耽咀洞惠,俯研生神,理微太混,嘯朗九天。
  此經無序分,爰自三寶啟炁,天地始立,人民品物,並受生成。至於人之受生,猶為至貴,方云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飛玄之炁結成靈文,天寶誦之,以開天地之光。則知天地既立,待是而後明,非由演說,故無序分。若無序分,則一經之旨無自而入,當以此為序分。夫學士上道及得尸解之士,若無此文,如寄炁而行,以至紀誦經之九過,既得此文,必須長齋執戒,諸塵漏盡,夷心默念,方行此法,既得此法,必至九過,方可三界舉名,五帝友別,稱為真人,既稱真人,未能大備,乃至萬遍道備,白日登晨,始見體用也,乃正宗分。今經旨至此,元始天尊授與飛天大聖無極神王。既付之後,法事既畢,諸天復位,天尊重告飛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云云者。此係流通分。中間言詞雖多,於正宗分,反復詳味其功用已盡,見於正宗分中。所以丁寧告戒者,止謂元始禁書,不敢輕傳。於是飛天神王再三懇請,元始天尊亦再三告戒,言詞所以多也。至於九章,雖係一經之旨,載之於後,正如《度人經· 大梵隱文》,乃道君所撰,附於《度人經》中序之後,非有別義也,學者當自得之。夫聖人濟物之心,非不欲焦毛髮、濡手足,急於度人。然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元始天尊所以靜處閑居,必待其叩而發焉。一而不變,靜之至也,居藥珠而作七言,閑之至也。靈宮黃房,乃偃息之所,《靈書經》曰:東海青帝君清齋於丹闕黃房三年。《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