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樂真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宮,賜紫藥剛丹鳳璽,得在上清中,遊太極,下治諸天,封掌兆民。
  《仙誌》曰:凡修行太一之事、真人之道不得有所拜,但心拜而已,不形屈也。思真行道,通而無窮,顯驗應期,登真必速也。
  《黑籙上篇》曰:聖真仙者,共行道德,俱宗太玄。
  《戒文經》曰:太上真人居仙府中,世人得仙者皆先過此。
  《自然玉字經》曰:七寶林中有上真之遊圃,真人之戲園。
  《太霄琅書》曰:元皇玉靈之胄位,登太真,理二儀,於玄圃掌玉籙,於萬仙總地可,於五岳領上真,於三關上統無涯,下攝洞源,自天以下,莫不咸隸。
  又曰:太素三元君稟靈和玉宸上氣,故結生虛無含真秀景機洞妙無神齊廣暉道周九玄呼吸未兆,觸物對應,太上之凝結也。
  《太上四明玉經》曰:真仙之道以耳目為主,淫色則目間,廣愛則耳閉,此二病從中來而外奔也。非復有他,今令其聰明益易耳,但不為之,當洗心絕念,放奔淫貪,所謂嚴其始矣。保利雙闕,啟徹九門,朝液泥丸,列為上真,視徹甚遠,聽於絕響,此真仙之高,不但明耳目而已。
  《三洞珠囊》曰:高上玉清刻石隱銘曰:鄧都山在北,內有空洞,洞中有六宮,書此銘於宮北壁,制檢群凶,不使橫暴,生民學者得佩此刻石文,則北酆落名,南宮度命,為其真人。
  《太平經》曰:後學得道,各有品階,至于指極聖真仙人。
  《定真玉籙經》曰:凡欲定心,當受上皇民籍定真玉籙,此至要為學之先也。先能定心,仙名乃定,是三天正一,先生所佩,以定得仙之名。
  《太上經》曰:玉清者,如玉堅不可毀,諍不可污也。堅淳無變,穢累都盡,一而無雜,故名為真人。
  《太上丹簡》曰:凡學道居真人之位者,名入南宮。
  《三五順行經》曰:合德入道,號曰真人。太上遣四極真人來迎,授三天靈錄之文於上清宮。
  《上清八景經》曰:精思百日,真人降形也。
  葛玄《五千文序》曰:精思遠感而上遠,則太上遣真人下授希微之旨。
  又云:靜思期真,則眾妙感會;內觀形影,則神氣長有;體洽道德,則百神震服。
  《大洞雌一篇》曰:金姿曜於東華,玉形悅於帝門,神映五老,騰躍三元,頂負寶曜浮遊九晨,分形散景,位為上真。
  《昇玄經》曰:惟須忠直尋道求真,改惡從善,得為真人。
  《三元玉檢經》曰:歲庚寅九月九日甲辰,元始於上清宮告盟,授三元玉檢,使付後學。有玄名應為上清真人者。
  道部二竟
  道部三
  真人下
  《集仙錄》曰:王母者,龜山金母也。西華至精之氣化而生金母,生而飛翔,處極陰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所居宮闕在舂山崑崙之圃,閬風之苑,有城千里,樓十二,非颱車羽輪不可到也。蓬髮虎齒,非西母之真形,蓋金方之神也。元始授以萬天元統龜山九光之籙,使制召萬靈,統括眾真,總諸天之羽儀,天帝朝宴之會,上清寶經,三洞玉書,凡所授度,咸所關預。黃帝在位,王母遣使乘白鹿集帝庭,授以地圖。其後舜在位,遣使獻白玉環及益地圖。遂廣黃帝九州為十二州,又遣獻舜玉琯,吹之以和八風。
  又《尚書帝驗期》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者,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 王褒字子登齋戒三月,王母授以瓊花寶曜七晨素經。茅盈從西城王君詣白玉龜臺,朝謁王母,求長生之道,王母授以玄真之經,又授寶書童散四方。泊周穆王駕黿鼉、魚鼇為梁以濟弱水,而升崑崙玄圃閬苑之野,而會于王母,歌白雲之謡,刻石紀迹于弇山之下而還。
  漢武帝好長生之道,元封元年,登嵩岳築尋真之臺,齋戒思道。王母於七月七日乘紫雲之輦,駕九色斑龍,帶天真之策,佩金剛靈璽、黃錦之服,金光奕奕,結飛雲文綬,戴天太真晨纓之冠,躡方瓊鳳文之履,天姿奄藹,真絕世之人也。下車扶二侍女登床,東向而坐,命侍女取桃,以玉盤盛至七枚,四與帝食,母自食三。帝欲收核種之。母曰:此桃三千歲一實,中土地薄,種之不生。問長生之道,母曰:賤榮樂卑,自復佳爾。養性之道,理身之要,在不息耳。欲長生者,先取諸身,堅守三一保靈根,青白分明適泥丸,三宮備衛在絳宮,黃庭戊己无流源,此所謂呼吸太和,保守自然,真要之道也。至若太上靈藥,上帝之奇物也。下陰生重雲妙草,皆神仙之藥也。得上品者,後天而老,乃太上之所服,非中仙之所寶。其中品者,有得服之,後天而遊,乃天真之所服,非下仙之所及。其次藥有九丹金液、紫虹華英、太清九轉五雲之漿,玄霜絳雪,騰躍三黃,東瀛白香,玄洲飛生,八石千芝,威喜九光,西流石膽,東滄青錢,高丘餘根積石瓊田,太靈還丹,盛以金蘭、長光絳草、雲童飛于,此飛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聞也。其下藥,狹苓、昌蒲、巨勝、黃精之類,服之可以延年,雖不得長享無期,亦以身生光澤,得為地仙。求道者要先憑此階,漸而能致遠勝也,若能呼吸服御,保固神氣,此上品自然之要道也。且夫一人之身,天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