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为之心】
  见物便见心
  【性在其中矣】
  无物心不见
  【心生性灭】
  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性现】
  心灭种种法灭
  【如空无相】
  大象无形
  【湛然圆满】
  道上欲下
  上玄理章
  原性之元也。中庸曰: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静为之性之义。又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动为之心之义。性本静非心则不见,心本静非动即不见,因物见心,潜心见性,性寂知天,是谓通也。苟或心随物转,性所以忘也,故曰心生性灭。设若潜心入寂,性所以现也,故曰心灭性现。盖性如虚空,动与不动当寂,见与不见常明,一切物来相扰如片云点虚空相似,太清还受点也无,既不受点则湛然圆满,我之性天亦复如是。
  【大道无相,故内其摄于有】
  养其无象,象故常存
  【真性无为,故外不生其心】
  无所用心,心故常存
  【如如自然,广无边际】
  无为则无不通
  【对境忘境,不沉于六贼之魔】
  我不逐境,境无干我
  【居尘出尘,不落万缘之化】
  我不立尘,尘不染我
  【致静不动】
  大定
  【致和不迁】
  大慧
  【慧照十方】
  火明
  【虚变无为】
  大通
  上玄妙章
  明道之理也,故次之以玄理章,洞古经云:养其无象,象故常存。即大道无相之义。孟子曰:无为其无所不为,即真性无为之义。内无相则如如自然,外无为则广大悉备。祖师谓丹田有宝休问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即此义也。对境忘境何魔之有?居尘出尘何缘之有?缘息则性静魔息,则心和。致静则不动,致和则不迁,二理兼持则圆明普照,神变无方也。
  【颂曰:有法悟无法】
  心随法生,法随心灭
  【无修解有修】
  性本无修,修即非性
  【包含万象体】
  心空性寂,无所不容。
  【不挂一丝头】
  才染一尘,即成渗漏。
  上颂言其体用也,体之则无,用之则有。所以自有法,顿悟无法。因无修,勘破有修。至于有无不立,心法双忘,体同太虚,包罗无外,大道之理至是而尽矣。
  三天易髓
  莹蟾子李清庵撰
  混然子校正
  火符直指
  乾坤鼎器
  上柱天,下柱地,只这人是鼎器,咦!既知下手工夫简易。
  潜龙勿用
  一阳生,宜守静,常存诚心正定。咦!龙得潜藏勿宜轻进。
  见龙在田
  鼓巽风,进火功,刹那间满炉红。是么?见龙在田光遍虚空。
  终日乾乾
  天地交,阴阳均,汞八两铅半斤。呵呵!姹女敛伏婴儿仰承。
  或跃在渊
  水制火,金克木。到斯时宜沐浴。!或跃在渊,存中谨焉。
  飞龙在天
  五气朝,三花聚,木金交铅汞住。吽!飞龙在天,云行雨致。
  亢龙有悔
  体纯乾,六阳备。便住火莫拟议。住!若不持盈,亢龙有悔。
  履霜至水
  始生阴,莫妄行,牢执捉谨守城。仔细!防微杜渐,履霜至水。
  直方大
  逢六二,渐渐退,阴正中阳伏位。!烟雨蒙蒙,不习自利。
  含章可贞
  白雪凝,黄芽生,牢爱护莫驰情,收!阳炉固济,含章可贞。
  括囊无咎
  汞要飞,铅要走,至斯时宜谨守,啊!把没底囊括结其口。
  黄裳元吉
  群阴尽,丹道毕,至精凝元炁息,咄!收拾归中黄裳元吉。
  龙战于野
  阴既藏,阳再生,到这里再堤防,小心!若逢野战其血玄黄。
  温养灵胎
  虚其心,实其腹,守安静待阳复。咦!一刹那间周天数足。
  玄珠成象
  掀到鼎,踏翻炉,功备也产玄珠,归根复命,抱本还虚。
  上十五颂准三五之数
  道曰:「金丹」金丹者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炼愈明。故喻性为金丹也,丹炉鼎也,药物也。
  颂曰
  丹
  亘古此物无形无质无欠无余无休无息
  其利如金其红如日释曰玄珠儒曰太极
  道曰金丹名三体一只在目前世人不识
  只这便是休更疑惑
  金丹了然图(缺)
  心图并绝句九首,发明命本为丹之用,注脚颂显性为丹之。
  一下手
  下手立丹基,休将子午推,静中才一动,便是癸生时。
  丹
  切忌错会春花秋月桃红李白九夏酷热
  三冬下雪夏间如何无法可说咦!休更疑惑
  腊月梅含玉,霜天菊吐金,风来听浪吼,月上看潮生。
  二安炉
  外象为炉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