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俗而言,有美有恶;以道观者,何是何非。故盗跖不必非,伯夷岂独是。◎庆藩案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九梁高僧传四引司马云:盗跖,凶恶人也。释文阙。
  【一三】【疏】此总结前文以成后义。但道丧日久,并非适当。今俗中尽殉,岂独夷跖!从于仁义,未始离名;逐于货财,固当走利。唯名与利,残生之本,即非天理,近出俗情,君子小人,未可正据也。
  【一四】【注】天下皆以不残为善,今均于残生,则虽所殉不同,不足复计也。夫生奚为残,性奚为易哉?皆由乎尚无为之迹也。若知迹之由乎无为而成,则绝尚去甚而反冥我极矣。尧桀将均于自得,君子小人奚(辩)〔辨〕(四)哉!
      【疏】恶,何也。其所殉名利,则有君子小人之殊;若残生损性,曾无盗跖伯夷之异。此盖俗中倒置,非关真极。于何而取君子,于何而辨小人哉?言无别也。
      【释文】《又恶》音乌。《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崔本无小人于三字。
      【校】(一)之字依王叔岷说补。(二)家字依正文补。(三)序字依文选改。(四)辨字依世德堂本改。
  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一】;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二】;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三】。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四】;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五】;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六】。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七】。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八】。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九】。
  【一】【注】以此系彼为属。属性于仁,殉仁者耳,故不善也。
     【疏】属,系也。臧,善也。吾,庄生自称也。夫舍己效人,得物丧我者,流俗之伪情也。故系我天性,学彼仁义,虽通达圣迹,如曾参史鱼,乖于本性,故非论生之所善也。
     【释文】《属其》郭时欲反,谓系属也。徐音烛,属,着也。下皆同。
  【二】【注】率性通味乃善。
     【疏】孟子云:俞儿,齐之识味人也。尸子云:俞儿和姜桂,为人主上食。夫自无天素,效物得知,假令通似俞儿,非其善故也。
     【释文】《虽通如杨墨》一本无此句。《俞儿》音榆,李式榆反。司马云:古之善识味人也。崔云:尸子曰:膳俞儿和之以姜桂,为人主上食。淮南云:俞儿狄牙,尝淄渑之水而别之。一云:俞儿,黄帝时人。狄牙则易牙,齐桓公时识味人也。一云:俞儿亦齐人。淮南子一本作申儿,疑申当为臾。
  【三】【注】不付之于我而属之于彼,则虽通之如彼,而我己丧矣。故各任其耳目之用,而不系于离旷,乃聪明也。
     【疏】夫离朱师旷,禀分聪明,率性而能,非关学致。今乃矫性伪情,舍己效物,虽然通达,未足称善也。
  【四】【注】善于自得,忘仁而仁。
     【疏】德,得也。夫达于玄道者,不易性以殉者也,岂复执已陈之刍狗,滞先王之蘧庐者哉!故当知其自知,得其自得,以斯为善,不亦宜乎!
  【五】【注】谓仁义为善,则损身以殉之,此于性命还自不仁也。身且不仁,其如人何!故任其性命,乃能及人,及人而不累于己,彼我同于自得,斯可谓善也。
     【疏】夫曾参史鱼杨朱墨翟,此四子行仁义者,盖率性任情,禀之天命,譬彼骈枝,非由学得。而惑者睹曾史之仁义,言放效之可成;闻离旷之聪明,谓庶几之必致;岂知造物而亭毒之乎!故王弼注易云,不性其情,焉能久行其致,斯之谓也。
     【释文】《不累》劣伪反。后皆仿此。
  【六】【注】夫绝离弃旷,自任闻见,则万方之聪明莫不皆全也。
     【疏】夫希离慕旷,见彼闻他,心神驰奔,耳目竭丧,此乃愚闇,岂曰聪明!若听耳之所闻,视目之所见,保分任真,不荡于外者,即物皆聪明也。
  【七】【注】此舍己效人者也,虽效之若人,而己已亡矣。
     【疏】夫不能视见之所见而见目以求离(未)〔朱〕之明,不能知知之所知而役知以慕史鱼之义者,斯乃伪情学人之得,非谓率性自得己得也。既而伪学外显,效彼悦人,作伪心劳,故不自适其适也。
     【释文】《舍己》音舍。
  【八】【注】苟以失性为淫僻,则虽所失之涂异,其于失之一也。
     【疏】淫,滞也。僻,邪也。夫保分率性,正道也;尚名好胜,邪淫也。是以舍己逐物,开希幸之路者,虽伯夷之善,盗跖之恶,亦同为邪僻也。重举适人之适者,此迭前生后以起文势故也。
  【九】【注】愧道德之不为,谢冥复之无迹,故绝操行,忘名利,从容吹累,遗我忘彼,若斯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