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应,殆非也。今案五纪即五伦也,六位即六纪也。白虎通三纲六纪篇曰: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此皆所以为疏戚贵贱长幼之别。不曰五伦而曰五纪,不曰六纪而曰六位,古人之语异耳。家语入官篇群仆之伦也,王肃注曰:伦,纪也。然则伦纪得通称矣。《为别》彼列反。下同。
  满苟得曰:“尧杀长子,舜流母弟,疏戚有伦乎【一】?汤放桀,武王杀纣,贵贱有义乎【二】?王季为适,周公杀兄,长幼有序乎【三】?儒者伪辞,墨者兼爱,五纪六位将有别乎【四】?
  【一】【疏】尧废长子丹朱,不与天位,(又)〔故〕(一)言杀也。舜封同母弟象于有庳之国,令天下吏治其国,收纳贡税,故言流放也。废子流弟,何有亲疏之理乎?
     【释文】《尧杀长子》崔云:尧杀长子考监明。《舜流母弟》弟,谓象也。流,放也。孟子云:舜封象于有庳,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封)纳〔其〕(二)贡税焉。故谓之放也。
  【二】【疏】殷汤放夏桀于南巢,周武杀殷纣于汲郡,君臣贵贱,其义安在?
  【三】【疏】王季,周大王之庶子季历,即文王之父也。太伯仲雍让位不立,故以小儿季历为适。管蔡,周公之兄,泣而诛之,故云杀(之)〔兄〕(三)。废适立庶,弟杀其兄,尊卑长幼,有次序乎?
     【释文】《为适》丁历反。
  【四】【疏】夫儒者多言,强为名位;墨者兼爱,周普无私;五纪六位,有何分别?
     【校】(一)故字依下文改。(二)纳其依孟子及世德堂本改。(三)兄字依正文改。
  且子正为名,我正为利。名利之实,不顺于理,不监于道【一】。吾日(一)与子讼于无约曰:‘小人殉财,君子殉名。其所以变其情,易其性,则异矣;乃至于弃其所为而殉其所不为,则一也【二】。'故曰,无为小人,反殉而天;无为君子,从天之理【三】。若枉若直,相而天极;面观四方,与时消息【四】。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五】。无转而行,无成而义,将失而所为。【六】无赴而富,无殉而成,将弃而天【七】。
  【一】【疏】监,明也,见也。子张心之所为,正在于名;苟得心之所为,正在于利。且名利二途,皆非真实,既乖至理,岂明见于玄道!
     【释文】《且子正为名》假设之辞也。为,音于伪反。下为利同。《不监》本亦作鉴,同。
  【二】【疏】讼,谓论说也。约,谓契誓也。弃其所为,舍己;殉其所不为,逐物也。夫殉利谓之小人,殉名谓之君子,名利不同,所殉一也。子张苟得,皆共谈玄言于无为之理,敦于莫逆之契也。
     【释文】《吾日》人实反。《无约》如字。徐于妙反。
  【三】【疏】而,尔也。既不逐利,又不殉名,故能率性归根,合于自然之道也。
  【四】【疏】相,助也。无问枉直,顺自然之道,观照四方,随四时而消息。
  【五】【疏】徘徊,犹转变意也。圆机,犹环中也。执于环中之道以应是非,用于独化之心以成其意,故能冥其虚通之理,转变无穷者也。
  【六】【疏】所为,真性也。无转汝志,为圣迹之行;无成尔心,学仁义之道;舍己效他,将丧尔真性也。◎王念孙曰:无转而行,转读为专。山木篇云,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即此所谓无专而行也。此承上文与时消息,与道徘徊而言,言当随时顺道而不可专行仁义。若专而行,成而义,则将失其所为矣。故下文云,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离其患也。必其行,即此所谓专而行也。秋水篇无一而行,与道参差。一亦专也。无专而行,犹言无一而行也。专与转,古字通。又通作抟。史记吴王濞传燕王抟胡众入萧关,索隐曰:抟,音专,谓专统领胡兵也。汉书抟作转。
  【七】【疏】莫奔赴于富贵,无殉逐于成功。必赴必殉,则背于天然之性也。
     【校】(一)阙误引张君房本日作昔。
  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一】;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二】;鲍子立干,申(一)子不自理,廉之害也【三】;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四】。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以为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离其患也【五】。”
  【一】【疏】比干忠谏于纣,纣云,闻圣人之心有九窍,遂剖其心而视之。子胥忠谏夫差,夫差杀之,子胥曰:“吾死后,抉眼县于吴门东以观越之灭吴也。”斯皆至忠而遭其祸也。
     【释文】《抉眼》乌穴反。
  【二】【疏】躬父盗羊,而子证之。尾生以女子为期,抱梁而死。此皆守信而致其患也。
  【三】【疏】鲍焦廉贞,遭子贡讥之,抱树立干而死。申子,晋献公太子申生也,遭丽姬之难,枉被谗谤,不自申理,自缢而死矣。
     【释文】《鲍子立干》司马云:鲍子,名焦,周末人,污时君不仕,采蔬而食。子贡见之,谓曰:“何为不仕食禄?”答曰:“无可仕者。”子贡曰:“污时君不食其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