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犹存。后所云徐偶即应是〈况〉[泛]后。所以知井宅处。亦云其祖曾为长史门生也)昔占赤石田。利近山下。为往来之阶。此乃丹诚。寻遇天旱。佃不收塘坏。穆寻见用出。此事力未展。非为息怀。
  今方居山下。故当修垦。以此去洞口远。故不欲安耳。(此田既在大茅中茅之西。去大山近。瞻仰礼拜乃佳。而言去洞口远。当是道去北洞口远耳。此田虽食涧水。旱时微少。塘又难立。不知后当遂垦之不。今塘尚决。补筑当用数百夫。则可漑田十许顷。隐居馆中门人。亦于此随水播植。常愿修复此塘。以追远迹。兼为百姓之惠也)告书疏班班。欲停之如何。凡书疏之兴。所以运达意旨。既蒙眷逮。亲奉觐对司命君二仙灵颜。则天启其愿。沐浴圣恩。岂复烦书疏耶。所谓得鱼而忘筌也。(此盖不欲停之辞。故引以回见。于理极好)不审左公今何在。又有葛孝先。亦言得道。今在何处。肉人{口禺}{口禺}。为欲知之。(葛既郷人。
  所以及问。此条亦〈右〉[有]答在后)
  右长史答书讫此。并是自起本。多治。用白笺。次第如此。(歳乙丑。此一行本题纸背)
  眞诰卷之十一。
  眞诰卷之十二。
  稽神枢第二。
  昔累得书见意。深照旨趣。先书以年行西呉。
  衰颓待老。中夜慨叹。莫与酬谘。夫诚感有在。
  亦得之无晩也。次书告有年之志。畴昔之好。
  恒愿眞人禀受要诀。仰接容景。亲奉徽音。夫勤未上彻。精未广厘。眞要之骋。未可豫及也。
  后汉书云。吾发自玄授金阙素名。跨迈世迹。
  超登清虚。何玄标之渺{进貌}。奇洞之渊远哉。欲克己洗心。沐浴芳流。若能斯者。今其时矣。末书云。厕闻要旨。当修五灵。自谓西造{门良}圃。东游玄洲。不为{进貌}絶。求矜而诱之。引而致之。是为言贯于心。良可启矣。恭佼(音效)五灵。亦复至耳。然道浮外迹。未关内眞。是以云车灵辕。相适犹遐。昔曾轸华侨。(依此而言。则知华侨先亦蒙眞降矣)盖应会敖世。事有出{口黒}。{水余}不必静。苟有分无志。申公所病。遇至不为。覆水始{心宛}。是以古{口言}有云。
  逢时不迈。山客抃粲者矣。夫学道者。固不宜恃其质分。必当保任于清全矣。于焉骋逸松期。回轮紫清。灵观四响。玄音合唱。玉振云奏。
  不谋而和。可谓秘道藏珍。眞晖之上挺也。子建志有年。今因以反子昔旨耳。(此一书似是裴君言。且杨书。此亦不与后玄帝相连。恐非中君答也。又长史此四书本。今并不存矣)
  玄帝者。昔轩辕子昌意。娶蜀山之女。生高阳。
  徳号{瑞页}{玉页}。{瑞页}{玉页}父居弱水之郷。{玉页}身陶七河之津。是为玄帝也。仗万灵以信顺。监众神以导物。役御百气。召致雷电。于是乘结元之辇。
  北巡幽陵。南至交趾。西济流沙。东至蟠木。动静之类。小大之神。日月所照。莫不属焉。四行天下。周旋八外。诸有洞台之山。阴宫之丘。皆移安息之石。封而填之。铸羽山之铜为宝鼎。
  各献以一于洞山神峯。不独句曲一山而已。
  此所谓玄帝也。(此后并中君答前所谘问四条事。复以阙上纸也。说{瑞页}{玉页}与五符语正同。五符唯无〈理〉[埋]鼎一事耳)鲍{青见}。{青见}及妹。并是其七世祖李湛张虑。本杜陵北郷人也。在渭桥为客舍。积行阴徳。好道希生。故令福逮于{青见}等。
  使易世变练。改氏更生。合为兄弟耳。根胄虽异。徳荫者同。故当同生氏族也。今并作地下主者。在洞宫中。{青见}所受学。本自薄浅。质又挠滞。故不得多也。欲知之。其事如此。亦如子七世祖父许肇字子阿者。有赈死之仁。拯饥之徳。故令云荫流后。阴功垂泽。是以今得有好尚仙眞之心者。亦有由而然也。物皆有因会。
  非徒尔而得之者矣。(此书时先生诫事未授。所以论及子阿功荫也。
  鲍亦通神。而敦尚房中之事。故云挠滞。后用阴君太玄阴生符。为太清尸解之法。当是主者之最高品矣。縁运事乃如此相关。今人之善恶。岂曰徒然)问葛玄。玄善于变幻。而拙于用身。今正得不死而已。非僊人也。初在长山。近入盖竹。亦能乘虎使鬼。无所不至。但几于未得受职耳。亦恒与谢稚坚。
  黄子阳。郭声子相随。(葛玄字孝先。是抱朴从祖。即郑思远之师也。少入山得仙。时人咸莫测所在。传言东海中仙人。寄书呼为仙公。故抱朴亦同然之。长史所以有问。今答如此。便是地仙耳。灵宝所云太极左仙公。于斯妄乎)左慈今在小括山。常行来。数在此下。寻更受职也。慈颜色甚少。正得炉火九华之益。(左慈字符放。李仲甫弟子。即葛玄之师也。魏武父子。招集诸方士。慈亦同在中。建安末。渡江寻山。仍得入洞。又乞丹砂合九华丹。九华丹是太清中经法。小括即小括苍山。在永嘉桥溪之北。凡此诸人。术解甚多。
  而仙弟犹下者。并是不闻三品高业故也。许先生所以兴叹)句曲有五门。
  有心立志。清斋三月。登寻此门。皆可即得。得可入。但人自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