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無為而治。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蓋王者之道德。今歎秦王道德充實。故契合百王之端。洽潤千載之下。
  遊刃萬機。弘道終日。信季俗蒼生之所天。釋迦遺法之所仗也。
  王者遊智刃。日應萬機。萬機之暇。弘佛道。於終日季末也。蒼生者。指萬民也。既日應萬機。下民仰之如天。由弘道終日。故使如來遺法倚仗流通也。
  △二明翻譯闡揚。
  時乃集義學沙門五百餘人於逍遙觀。躬執秦文。與什公參定方等。
  集聚也。義學者。學習譯場義理之人。逍遙觀者。逍遙園中有觀也。躬親也。秦文者。新舊譯出之經。方等者。大乘般若教也。羅什入關。既重譯諸經。故秦王親執新舊二文。與什公參。竝詳定方等至教之深旨也。
  其所開拓者。豈唯當時之益。乃累劫之津梁矣。
  秦王與什師。如是開拓於聖道。不獨一時之益。乃累劫為迷津之梁道也。故知般若真旨。自羅什東來。秦王參定。義方明正矣。
  △三明預座聞悟。
  余以短乏。曾廁嘉會。以為上聞(句)異要。始於時也。
  短乏者謙也。廁預也。嘉會者。譯場也。上聞者。聞般若上義也。昔因異端殊執正理無憑。今預譯場。聞此上義一乘異要甚深之旨。始於時而領悟。
  △三讚深謙述。
  然則。
  牒上。雖因羅什。秦王護此聞悟。下云。
  聖智幽微。深隱難測。
  般若體用幽微。量超數表。故曰深隱。由此故難測度也。
  無相無名。乃非言象之所得。
  釋上體量難測。無相故不可以象思。無名故不可以言議。
  為試惘象其懷。寄之狂言耳。
  今論者欲剖聞悟。以示未來。而口不能言。心不能測也。為試者且用也。惘象者語出莊子。但取無心之義。狂言者。蓋無定語也。且用無心之心無言之言。而議論之。以息異端耳。
  豈曰聖心而可辨哉。試論之曰。
  非謂般若言可詮辨。且論之耳。
  △二正論。文二。初標宗正顯。文四。初標具用之體。文三。初引經標體。
  放光云。般若(標能觀智)無所有相。無生滅相。
  出體也。言所有相者。即現在所有差別相。始自色心。終乎種智。世出世間相。生滅相者。過未相。然般若體性。過去非新生。未來不滅壞。現在無住。異三際常平等。等同虗寂。故曰無相。又中間不住異。故非有前後無生滅。故非無體超四相。量絕百非。故曰無相。譬如虗空。雖畢竟湛寂。而前際無生。後際無滅。般若實體。當知亦然。故心經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道行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
  成立上義。然相則就體而論。知見帶用而辨。辨用歸體。體本自寂。故無知無見也。言所知所見者。所有之知見耳。靈知正見。言用則有。言體則無。今既明體。故曰無知無見也。然由體無知見。故能知見。如鏡無像。故能照物。又有知曰無明。有見曰妄想。智體無。無明亦無。於妄想由離迷妄。故無知見也。又體無相故非色。無知見故非受想行識。出世智體非蘊聚法故也。
  △二約體辨用二。初牒經問用。
  此辨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耶。
  辨明也。何耶是疑辭。此論正明能照之智必有知用。而放光曰無相。道行曰無知。見者何所辨耶。
  △二即體顯用三。初正答。
  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
  言果有決定。有此義也。無相之知者。據放光答用也。般若真體。雖三際無相。即體之用。了了常知。不知之照者。據道行答用也。不知者。牒上無知也。雖體無知。見湛然寂滅。而全體之用。靈靈常照。圭山云。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名正念。明矣者體必具用。義可見故也。此則據理而答。以實教言體則必具用。談用必全體。如水與波。不相捨離。極成之。理明矣。
  △二推釋。
  何者。
  推也。何以無相不知果有知照之義。
  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
  反釋也。夫若有知之體。而起於知用者。必有所不知矣。此則妄心逐事。不能契真。二乘證真。不能達事。皆有知故。有所不知。下順釋。
  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
  全無知而起用。故用無不知也。然此義猶暗。若謂以無知為體。而起於知用者。則尚惑矣。當了即無知而知。全體為用。方真達般若體用之旨。但言不頓說。理實同時。如全金成像。思之。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一切知者。理事雙照。真俗竝觀也。但全體之用。鑒照照用。自然融通。即佛正徧知義也。所以知照之義。在乎無相無知也。
  △三引證。
  故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
  信體用不二也。
  △三會用歸體。
  是以聖人。
  般若體用不二得之者曰聖人。
  虗其心而實其照。
  虗寂心體必具權實照用。
  終日知而未甞知也。
  終日照理